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成立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榮寶齋出版的齊白石木版水印畫冊
榮寶齋出版的齊白石木版水印畫冊
20011.jpg (127.51 KiB) Viewed 10247 times
怎样在齊白石藏畫界中尋精品?

據報導,1956年版的《齊白石作品選集》載有齊白石的《自序》,稱“予少貧,為牧童,及木工一飽,無時而酷好文藝,為之八十餘年,今將百歲矣。作畫凡數千幅,詩數千首,治印亦千餘云”,在1955年中央電影製片廠的一部關於齊白石的影片資料中,齊白石也曾親口說自己作品數量8000多件,後經其家人及弟子們統計,其作品最多不會超過1.5萬件,其中國家博物館收藏約五六千件,這些藏品不會流出外面, 再扣除部分損毀流失,估計現在能夠在市場上流通的總量就只有數千件。據有幾家權威機構估計,留存在民間大約在6-8000件左右。在2013年估計收藏國畫人數約達七千萬人,且數目正在不斷增加中。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齊白石的畫實在具有收藏價值,且升值潛力很高。有些人比喻收藏齊白石的畫好似買股票也不大恰當,因股票可以增加發行新股票數量,紅酒也可以繼續生產製造,但齊白石的畫不能再製作,正是買少見少。

上述說過齊白石也曾親口說自己作品數量8000多件,其中有應酬之作,有受人委托之作,當然也有精心之作,得意之作等。所以在拍賣市場上,同是齊白石的畫,如屬精品則其價值必然會更高。

問題是如何知道那些畫是齊白石精品?那些是齊白石得意之作? 那就要看收藏者的經驗和藝術修養了。根據收藏界經驗,不是資深的收藏者簡單的可以在齊白石畫冊裡尋,一般來説經挑選出來刊載在其畫冊的畫都是其中精品。特別是在一九五七年齊白石去世之前出版的畫冊,那時代的出版機構必定會接觸齊白石共同在其原作畫裡選畫來編製。另外榮寶齋在一九五三年及前後出版多冊《齊白石木版水印畫冊》也值得留意,其中也刊載很多幅齊白石作品。能被榮寶齋選中而印製的木版水印畫必定是挑選出來的精品,而木版水印畫亦必須根據母本----亦即齊白石原作真跡畫來印製。榮寶齋與齊白石交往多年,關係密切。如能收藏上述印刷或木版水印畫冊內的母本當然是最佳選擇,因這些畫除有案可稽外,亦肯定是真跡。這些母本在價值方面相對來説亦高很多。

Ronald Chu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會員
15-08-2013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成立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齊白石精品畫導航

非常同意樓上朱會友文章見解。收到很多短評説要查閱上世紀50年代出版的齊白石畫冊存在困難。這也是一個現實問題,據我們所知在香港中央圖書庫大部分都可以查閱這些畫冊。在國內舊書店或在拍賣舊書網上都可以購得。另出版社和榮寶齋也曾再版發行過幾次,網友也可在書店查詢。

另外我們亦搜集了一些齊白石畫冊和榮寶齋木版水印畫冊圖片供大家參閱。經我們專家整理後,會在這欄貼出供大家參考、欣賞。

鄧寧
會長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17-08-2013

注意事項


有一重點必須提醒各位的是筆者上面説的齊白石畫冊是強調齊白石在生時所出版的畫册,因有齊白石本人監察,而齊老手頭上必有一冊,如其中有贋品他必會有異議。當時出版機構全是國營,不敢作偽,亦無動機。現在可不同了,很多出版店是營商賺錢為目標,不排除不法商人把偽品收錄在畫冊騙人。這點讀者要特別留意,不要上當。

19-08-2013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齊白石精品畫編號001

Post by editorial »

另一張《梅花圖》木版水印畫  (榮寶齋木版水印畫冊)
另一張《梅花圖》木版水印畫 (榮寶齋木版水印畫冊)
6.jpg (74.27 KiB) Viewed 10398 times
1.jpg
1.jpg (99.07 KiB) Viewed 10404 times
2.jpg
2.jpg (112.53 KiB) Viewed 10404 times
3.jpg
3.jpg (105.63 KiB) Viewed 10404 times
4.jpg
4.jpg (183.54 KiB) Viewed 10404 times
5.jpg
5.jpg (137.21 KiB) Viewed 10404 times
齊白石精品畫編號001



齊白石《梅花圖》(附圖是木版水印畫/印刷品) 原作真跡是誰家的藏品?


這幅梅花圖很經典,很多人喜愛。應該是齊白石上世紀30年代或更早期作品。此畫不論在構圖、畫風、技巧和書法都是極品之作。在50年代初期國家出版的齊白石畫集及榮寶齋木版水印畫冊也刊載此畫。網上看到的都是轉載木版水印版本。誰知道這幅畫的母本----即齊白石原作真跡是誰家的藏品? 在拍賣場上也從沒見有此畫出現過。嘉德在2008年亦只拍賣過這幅木版水印畫。



發帖者: Sam Sin
17-07-2013

此畫原作屬我會在加拿大近日加入會員的藏品。已收到該會員發來該畫相片。

會長
鄧寧
13-09-2013


草間偷活 齊白石筆下的草蟲世界

■梁 潔
  齊白石的繪畫繼承融匯了元明以來中國傳統文人繪畫與民間藝術的精華,發展了20世紀中國畫的表現力度與生命情趣,樹奇幟于現代藝苑。齊白石的繪畫別開生面,大俗大雅,雅俗共賞,在20世紀以來的中國繪畫史上,沒有哪位藝術家像齊白石那樣受到人們的廣泛讚譽。即使在當前藝術流派異彩紛呈,觀眾審美趣味也日益多元化的現狀下,齊白石的作品還是贏得了人們普遍的敬意和喜愛。

  齊白石(1863—1957)作為二十世紀中國畫的藝術大師,其重要性除了他傑出的藝術成就和生前就享有的他人難比的聲名外,身後演繹出的許多故事和在市場上翻雲覆雨的表現,都進一步鞏固了他的歷史地位。北京畫院秘藏的齊白石書畫作品,大致可以分花卉、梅蘭竹菊松、蔬果、草蟲、禽鳥、動物、水族、人物、山水、雜畫、書法、圖稿十二部分。其中約有花卉120幅、梅蘭竹菊松48幅、蔬果102幅、草蟲51幅(另有未完成稿130幅)、禽鳥70幅、動物47幅、水族84幅、人物59幅、山水38幅、書法57幅,圖稿約258幅。其中最早的《芙蓉鴨子》是約為32歲的作品,最早有紀年的《戲嬰圖》為47歲時所作(1909年),最晚有紀年的《葫蘆》作於1956年,是時老人已96歲。而在圖稿中發現有20余歲時的影鉤本《梅花》,可能是目前最可靠的齊白石的早期手跡,世所罕見。難怪老人在四十餘年後(1928年)重見此稿時還加題:“少時粉本老猶存,如此功夫真笑人。不忍輕輕卻拋棄,汙朱猶是劫灰痕。”

  齊白石多才多藝,花鳥、山水和人物樣樣奇絕。所畫草蟲更是妙趣橫生,一派天機,充滿天真的童心和淳樸的鄉情。他是中國繪畫史上為草蟲寫照種類最多的畫家。所繪草蟲的種類多達百餘種,幾乎沒有什麼草蟲不可入畫。在他的草蟲世界裡,人們看到春意盎然的生命景色,感受到一種和平祥靜的融洽生活樂趣。在這個微觀世界裡,齊白石納須彌於芥子,以小寓大,寄託對眾生平等的博大摯情,充溢著熾熱的生命意識。齊白石的草蟲畫豐富和發展了花鳥畫的表現領域,極大地提高了草蟲畫在中國畫中的地位,為這一畫種樣式樹立成功範例。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成立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許化遲
  許化遲
Img356523159.jpg (64.45 KiB) Viewed 10397 times
黃賓虹的畫,一塊錢一張,還沒人要

  100多元買齊白石的畫,當時覺得“買貴了”

  30年前,20多萬港幣可以買下9000多張畫



  許化遲:

  記者 郭琳

  許化遲講了個35年前的故事。

  1977年,陸儼少來北京,住在許家。

  許化遲的父親許麟廬,是齊白石的得意門生,榮寶齋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任經理。許麟廬重俠義,好交友,一些畫家外地來京,吃住都在許家。而當時陸儼少還是右派。當時的環境,不要提右派住在家裡,就是和右派說句話,且得掂量掂量。

  那天陸儼少拿出自己的五張畫。許麟廬對許化遲說,你去把畫拿給韓度權。讓25歲的許化遲去榮寶齋賣了。

  韓度權當時是榮寶齋收畫的一把手。收畫一把手,意思是鑒定專家,當時收畫,經理說了都不算,必須找他。

  許化遲把畫一卷,騎著自行車就去榮寶齋了。

  到了榮寶齋,許化遲說,韓叔,我爸讓我找你來了,陸儼少陸伯伯有幾張畫,讓您看看。韓度權說,你打開吧。

  打開看了。韓度權說,留一張吧。許化遲心裡一咯噔:留一張?就問多少錢一尺,說8塊。許化遲想了想,說,8塊,我還不能擱您這兒。當時王雪濤的畫12塊一尺,李可染15塊一尺。就把畫一卷就回來了。

  回家後,陸儼少也在。許化遲回話,韓叔說五張留一張。許麟廬就問,那你幹嘛不把那一張留下啊。回答說他給8塊。許麟廬哦了一下:8塊?低了點兒。

  陸儼少在邊上聽了生氣,不說話。

  這個故事,如今看來已經屬於傳說20年後,1997年,陸儼少的畫在拍場上已是幾百萬元一張。

  那時候許麟廬已經不是榮寶齋的總經理,因為“文革”靠邊了。許化遲回想起來,“韓度權其實已經給面子了。當時誰都不知道陸儼少,人家收你就不錯了。”

  在出身書畫大家的許化遲那兒,這類值得玩味的典故實在太多。

  黃賓虹的畫,一塊錢一張,還沒人要

  1952年出生于北京的許化遲,是許麟廬的第四子,自幼秉承家學,受教于父親許麟廬,研習繪畫和鑒賞。按照他的話說,沒出生,就已經浸染在書畫裡頭了。

  50年代,許麟廬的“和平畫店”開業,這家畫店的舊址,如今已經湮沒在王府井的一片繁華中,今天人們能看到的只有畫家黃永玉憑記憶所畫的外景圖了。但當時,這家在齊白石支持下開出的不足40平方米的畫店,卻是京城的名家薈萃地,郭沫若、徐悲鴻、傅抱石、張伯駒、李苦禪、啟功、黃苗子、黃永玉,都是常客。齊白石每星期都要來畫店親自坐鎮,“和平畫店”匾額的四個字,正是他題寫的。

  後來公私合營,許麟廬把畫店交給國家,進入榮寶齋,做了建國後第一任經理。

  有這樣的經歷,許麟廬很快介入收藏。

  “現在專賣字畫的畫廊已經很多了。而當代中國真正專賣齊白石畫的,是我父親。”許化遲說,“1952、1953年,我父親經營齊先生的畫。那時候齊先生不是很富有,臨到死都不富有。很多畫家生前都不是很富有的。現在我們看畫家以為他們都非富則貴,其實不是這樣,畫家在50年代靠工資吃飯。1951、1952年,黃賓虹的畫,一塊錢一張,還沒人要因為大家不認識。”

  100多元,“買貴了”的齊白石

  耳濡目染之下,許化遲也開始收藏。

  “早期的畫都是朋友介紹的,比如誰誰家抄完家,沒有了生活來源了。但畫家們要生活,我跟他們的兒子們素有來往,他們就找我賣一兩張畫。多半是60元、90元。”

  1978年,許化遲從朋友那兒花100多元錢買了張齊白石的畫,這張畫後來收錄進《齊白石畫集》。

  許化遲拿著畫給父親過目,問真假。許麟廬看了,說真的。但又說,100多元錢,買貴了。

  “那時候當然不會去想這些畫將來能賣多少錢,純粹就是喜歡。玩收藏,最重要的就是"喜歡"二字。那裡面的文化,那種美給你的愉悅感。”許化遲說。

  1981年,用20多萬港幣買下9000張畫

  1980年,許化遲移居香港。

  移居香港,對於許化遲來說一定是一個巨大的轉折回來以後,他做了一件大事兒,用二十多萬港幣,買下了當時還叫中國歷史博物館、後來成為國家博物館的外賓服務部裡的九千張畫。誰的都有:齊白石、張大千、李可染、吳作人、蔣兆和等等。

  當時歷史博物館的館員、後來成為中國第一批拍賣公司中貿聖佳總經理、如今是甌江草堂主人的鑒定專家、藏家易蘇昊說了這段歷史。

  1979年,歷史博物館成立了“外賓服務部”,賣一些近現代畫家的畫,收入用於改善博物館的經費不足那時候博物館來了外賓,請人吃飯的錢都沒有,國家財政撥款有限。接待外賓的標準是每人三塊錢。但這是天安門前的國家博物館,三塊錢怎麼吃飯呐?差額就得從這兒解決。

  當時藝術家們的畫,吳作人一張畫賣5元錢,李可染8元,劉炳森6毛、8毛,這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時候。

  外賓服務部經營到1981年,經營不下去了。賣得不好,國家博物館賣字畫也丟人,畫於是得處理掉。但這麼多處理給誰,誰又買得起?

  從香港回來不久的許化遲,一次性花二十多萬港幣,買了全部的畫作。

  許化遲在香港的那年,1980年,香港蘇富比拍賣,傅抱石的《湘夫人》拍出了18萬港幣,已經是天價了,而在內地,按照許化遲的說法,“如果在香港賣五萬,在南京最多2000元就買到了。”這就是兩地的差價。

  這段故事,如今看來又是個傳說,不知道會讓多少人扼腕。但當年,又有多少人能有閒錢買畫、又捨得去買畫?當時,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三十多元。

  北京日壇公園南門的和平藝苑,一處京城著名的文化會所,是許化遲十幾年前經營起來的,藝苑的門直接能通到日壇公園皇帝原來祭祀太陽的地方恢復當年和平畫店的榮耀。

  私人博物館,也是名畫的歸宿

  山東煙臺,許家的祖籍地,“許麟廬藝術館”已建成,陳列的是許麟廬先生的作品和許家捐出的近些年的藏品。

  在許化遲看來,很多畫是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比如前不久在浙江美術館“中國現代繪畫藝術典藏大展”展出的兩幅《不倒翁》和《大公雞》,都是白石老人送給許麟廬夫婦的。當時齊白石在和平畫店裡所作《大公雞》送給許麟廬夫人王齡文女士,畫畢意猶未盡,又在《不倒翁》上題跋“是麟廬好子孫,不得將此畫付於他人。”

  “有些畫,一定是不能賣的,最終它們的歸宿一定是捐給國家。”

  而私人博物館,也是這些名畫的歸宿就像國際上通行的那樣,國內的私人博物館會越來越強。

  “現在國內不完全統計有幾千座博物館,有一些所謂的博物館,是投機商人搞的,做了幾年就沒了,非常可怕;還有一種是用博物館的形式來圈地但嚴肅的私人博物館不會這樣。”

  “辦博物館一定是很嚴肅的,因為這是他的顏面。他即便要騙人,也不能自己騙自己一些博物館裡可能也會有不像樣的東西,那是因為水準沒到。”

  “成熟博物館裡,沒有買賣。比如李苦禪、王雪濤先生在山東的博物館,唐雲在杭州的博物館,會賣嗎?一張都不會賣。”

  “這些年來,從解決溫飽問題到解決精神問題,人們早已體會到,文化的重要性。一個真正強盛的國家,首先文化要強盛。一旦文化積澱又有了,私人博物館的興起,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收藏之道】


  許化遲的人生閱歷,顯然不是絕大多數收藏愛好者所能企及。

  但非如此就不能收藏了?

  許化遲有一個經典的論調:什麼時候是進入收藏這行的最佳時機?隨時!

  “千萬別以為現在億元就是天價了,就都是泡沫了。我們現在的古畫,不要說超世界,就連清朝的價都遠遠沒到。我們現在一張唐伯虎的畫,好一點的,充其量,兩三千萬。高一點,四五千萬。過億都難。可在清末民初,一張唐伯虎的畫,可以換倆大四合院。現在倆大四合院值多少錢?”

  “十年前,我花200萬買齊白石先生一張畫。當時我就斷定,以後肯定要過千萬,人家都說我是瘋了。過了五年,過千萬了,我說會過億。人家說這真是瘋了,結果呢?沒多久就過了。”

  “為什麼畢卡索、莫内、凡•高的油畫動輒上億美元?因為他們已經成為一個符號了。全世界的藝術機構、財團都在收藏。這是一個文化價值觀的接受度問題。什麼時候中國的文化價值觀被全世界接受了,我們的頂級畫家就是世界的頂級畫家藝術品繁榮,就是一個國家繁榮的再現。”

  “當然,收藏的前提是,得從骨子裡喜歡。藝術品會給你帶來高回報,一億買進的,5000萬賣出,那誰都不玩了。但不能單純地把藝術品作為一門生意來對待,今年買進,明年賣出,這樣,不如去做金融,股票期貨。”

  【藏家名片】

  許化遲:畫家、鑒定家、收藏家。“和平藝苑”的掌門人,齊白石的得意門生、書畫大師許麟廬之子。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齊白石精品畫編號002

Post by editorial »

再发一幅木版水印画。此画跟下面齐白石画册那幅木版水印畫/印刷品画在質量上又差了一大截。   Sam sin
再发一幅木版水印画。此画跟下面齐白石画册那幅木版水印畫/印刷品画在質量上又差了一大截。 Sam sin
fake_看图王_看图王_看图王_看图王.jpg (65.36 KiB) Viewed 10373 times
zc-7391-6774_看图王_看图王_看图王_看图王.jpg
zc-7391-6774_看图王_看图王_看图王_看图王.jpg (297.82 KiB) Viewed 10380 times
zc-7391-6774_看图王_看图王_看图王_看图王(1).jpg
zc-7391-6774_看图王_看图王_看图王_看图王(1).jpg (212.28 KiB) Viewed 10380 times
齊白石精品畫編號002

此畫是齊白石畫冊其中一張畫。附圖是木版水印/印刷品。此畫收錄在多本畫冊內,在國內曾經作為月曆、明信片、瓷器等插圖。也是很為人熟識的齊白石名畫之一。

據悉,此畫母本-------即齊白石原作真跡是中國國畫藏友會會員收藏品。

會長
鄧寧
www.collectorclub@hongkong-mart.com

19-08-2013

注意事項

有一重點必須提醒各位的是筆者上面説的齊白石畫冊是強調齊白石在生時所出版的畫册,因有齊白石本人監察,而齊老手頭上必有一冊,如其中有贋品他必會有異議。當時出版機構全是國營,不敢作偽,亦無動機。現在可不同了,很多出版店是營商賺錢為目標,不排除不法商人把偽品收錄在畫冊騙人。這點讀者要特別留意,不要上當。

19-08-2013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齊白石精品畫編號002

Post by editorial »

齊白石原作局部相片
齊白石原作局部相片
002.jpg (139.3 KiB) Viewed 10286 times
The attachment 002.jpg is no longer available
齊白石原作局部相片

(此畫母本-------即齊白石原作真跡是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會員藏品。)

木版水印在技術上還是有其局限性。木版水印技術不是適用任何畫,比較適宜印制古老國畫,不適宜印制水彩畫。例如齊白石這幅畫的花瓣和綠葉,顏彩由淺漸深過程效果很流暢自然,當然是拜齊老功力。但這是木版水印技術盲點。

從原作與木版水印/印刷品對比,同樣是大紅大綠, 原作是雅,木版水印/印刷品是俗。花瓣和綠葉對比, 原作是清,木版水印/印刷品紊亂。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成立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4d413af33a87e95020a488eb11385343faf2b443_看图王.jpg
4d413af33a87e95020a488eb11385343faf2b443_看图王.jpg (65.65 KiB) Viewed 10199 times
024f78f0f736afc3fd0c7e0eb319ebc4b745125c_看图王.jpg
024f78f0f736afc3fd0c7e0eb319ebc4b745125c_看图王.jpg (94.31 KiB) Viewed 10199 times
5025034f78f0f7364be460be0a55b319ebc4133c_看图王.jpg
5025034f78f0f7364be460be0a55b319ebc4133c_看图王.jpg (66.21 KiB) Viewed 10199 times
22lp2p22.jpg
22lp2p22.jpg (106.83 KiB) Viewed 10284 times
徐悲鴻名畫估價800萬

徐悲鴻《秋風萬裡圖》
尺寸︰62x109公分
估價︰$8,000,000
Last edited by editorial on Sun Sep 22, 2013 11:16 pm, edited 1 time in total.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榮寶齋印制的齊白石木版水印畫。

Post by editorial »

201103151020318283.JPG
201103151020318283.JPG (168.63 KiB) Viewed 10281 times
201103151020355155.JPG
201103151020355155.JPG (178.19 KiB) Viewed 10281 times
201103151020386253.JPG
201103151020386253.JPG (174.56 KiB) Viewed 10281 times
201103151020428437.JPG
201103151020428437.JPG (164.75 KiB) Viewed 10281 times
201103151020428437.JPG
201103151020428437.JPG (164.75 KiB) Viewed 10281 times
201103151020482188.JPG
201103151020482188.JPG (167.41 KiB) Viewed 10281 times
榮寶齋印制的齊白石木版水印畫。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成立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李可染的牛和黃胄的驢並稱為20世紀“中國水墨四絕”

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李可染的牛和黃胄的驢並稱為20世紀“中國水墨四絕” 。他筆下之驢常以水墨寫之,只寥寥數筆,就把一頭生動心愛的小毛驢出現紙上,使觀者莫不稱絕。尤其是顯示各類分歧神志毛驢的《百驢圖》曾作為鄧小平拜訪日 本的國禮送給裕仁天皇,足見這一題材作品的寶貴。

  文革時期,黃胄被關進“驢棚”,放了三年的驢。長工夫觀驢、放驢,與驢為伍、以驢為 友、和驢對話,恰契合他“生涯是藝術的根源”的崇奉,成為他創作的根底。七十年月中葉,在閱歷文革之後黃胄迎來了第二個創作頂峰期,這一期間黃胄創作了一 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巨作,此幅作於1975年的《群驢圖》就是此類作品中的俊彥。這些獨具民族氣味的小毛驢被黃胄的畫筆演繹得恰如其分,也儼然昇華為一種 帶有靈動氣味的生命意義和精力寄予。黃胄師長教師十分喜好毛驢,對驢的習性有過長時間深化的察看。經過對實際社會的深入感悟,異乎尋常地選擇驢作為本人重 點顯示的動物。黃胄筆下的毛驢儉樸、溫柔、淘氣,頗能惹起勞感人民的共識。幾十年下鄉生涯的長時間察看、研討和重複鍛煉,黃胄筆下的毛驢已畫得十分精確、 逼真,活潑。

  榮寶齋(上海)2012年春拍中有一幅黃胄《百驢圖》手卷,長達6.93米,數十頭毛驢維妙維肖,呼之欲出。它們或互相 密切,或淘氣遊玩,或行走起臥,各具神志;從畫面結構上看,疏密佈置妥當,兩個一對,三個一組,五個一群,形態萬千,由近及遠,由大及小出色紛呈,似乎相 機一樣,記載下小毛驢的各類姿勢。縱觀整幅畫面,黃胄師長教師以其精確的造型才能和嚴謹的構圖結構才能,將整個場景療養地有條不紊,足見畫家處置複雜局面 的巧心匠思。毛驢神志各別,活潑天然。黃胄師長教師一貫以文字老辣著稱,淋漓盡致,神韻實足,可謂畫出了驢的精、氣、神,不掉為一件傳世驢畫佳作。文字靈 動松活,顯示條理豐厚,墨色滋養,把毛驢健壯的筋肉,堅韌的皮裘,臌松又硬挺的松毛顯示出來,毛驢形象活力盎然,流利洗練的線條極富傳染力。

   此手卷於畫卷中每一處紙張的接逢均小心鈐有“賜荃堂”之騎縫章。“賜荃堂”乃新加坡有名藏家鄭應荃的堂號。1965年,新加坡共和國成立後政局不變,經 濟的敏捷開展推進了一局部人關於文明的酷愛及書畫珍藏熱情,鄭應荃當屬個中一位。鄭應荃曾任職新加坡經濟開展局,後創業運營裁縫。因營業常赴臺灣,常常觀 賞臺北“故宮博物院”,受之陶冶,後來到中國大陸,在北京上海等地積極收買名家作品,並親身訪問有名畫家如黃胄、李可染、謝稚柳、吳冠中等有名畫家,直接 購藏了很多精品。

  黃胄終身畫驢無數,但在統一件作品中還描畫如斯大都量的並不多見,並且就作品自身的出色水準而言,這件《百驢圖》可 謂黃胄畫驢作品的代表作。師長教師曾經說:“畫畫必然要帶著情緒畫,冷冰冰地看待本人的創作,怎樣能盼望點著他人的情緒呢。”這件黃胄《百驢圖》顯示了一 個“情”字,此畫既是畫家的心靈表現,又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黃胄畫作價錢的日積月累,不只僅闡明了其市場潛能的宏大,尤其應該供認的是,其藝術價值正 在不時被人們發現、認同並推行。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成立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齊白石的草蟲畫是中國藝術史上空前絕後的珍寶

以前沒有,以後也不再有了!希望大家珍惜,上十億天價的肯定有齊白石的山水,人物,草蟲,花鳥。真正永久的美就是發現美的眼睛,世界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畢卡索不敢來中國的原因就在這裡,有人比他更能發現美,當然他也有謙虛的一面。

草間偷活-齊白石筆下的草蟲世界

“顧愷之論畫以人物為上,次山,次水,次狗馬,台榭,不及禽鳥。故張舜賓(彥遠)評畫以禽鳥為下,而蜂蝶蟬蟲又次之。”宋人董道《廣川畫跋》所言不僅記述了草蟲在以往中國畫史上的地位,而且表明了“蜂蝶蟬蟲”之類的草蟲在顧愷之時代,尚未形成中國畫的一個類別,但至晚到了唐代,在論述當時繪畫的時候已經獨立成科。五代時期,在“徐黃體異”的時代表述中,與黃筌的珍禽瑞鳥、奇花怪石相應的是,徐熙的汀花野竹、水鳥淵魚、蘆雁鷺鷥、蒲藻蝦魚、叢豔折枝、國蔬藥苗,表現出了江南處士的野逸風格。而在現存的黃筌的《珍禽圖》(故宮博物院藏)中,除了禽鳥之外,還有天牛、蚱蜢、蟬、金龜子、蜜蜂、細腰蜂、胡蜂等萆蟲。正因為此,“若論花竹禽鳥,則古不及近”(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也就是說,“花竹禽鳥”在宋代已經表現出了超於前代的成就。此後,到了元人錢舜舉的《草蟲卷》,“三尺許,蠟蜒蜂蝶蜂蜢類皆點簇為之,物物逼肖,其頭目翅足,或圓或角,或沁墨或破筆,隨手點抹,有蠕蠕欲動之神,觀者無不絕倒”(清•方熏《山靜居畫論》),草蟲在中國繪畫的審美體系中,顯示出獨特的魅力。其影響所及,直至20世紀的齊白石。而齊白石在草蟲繪畫方面集大成的成就,則將這一領域的表現推向了一個後無來者的高度。在中國繪畫史上,特別是到了宋元之後,許多擅長花卉的畫家都工草蟲,因為草蟲能給春花秋卉以生意。然畫史中的草蟲只不過是蜂蝶蟬蟲之屬,而齊白石則擴展了草蟲的範圍,廣及蝗蟲、蟑螂、臭蟲、蒼蠅等為人們所厭惡的品種,可以說是只要他目之所及,皆無所不畫。現在很難統計出齊白石一生畫過多少種草蟲,但是,北京畫院所藏的齊白石的作品中有許多前人沒有畫過的草蟲,它們有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有有益的,也有有害的。其中有許多在昆蟲學家的眼裡,亦是稀有的品種。

如果僅僅說無所不畫,那可能只局限在“能品”的範圍。對於現在具有科學造型基礎的畫家來說,見什麼畫什麼並不難,畫什麼像什麼也不難。難在栩栩如生,難在形神俱備,難在趣味盎然,難在將一種題材推向中國繪畫史的極致。因此,將齊白石的草蟲畫放到整個中國繪畫史中去考察,可入“神品”之列。
從總體上看,齊白石的草蟲,有工、寫之分。通常工細者,先畫草蟲後補景,寫意者,先畫景後補草蟲。而不管是工是寫,齊白石都非常注重草蟲的體態結構,反映了他極為細緻的觀察和表現能力。他畫的草蟲得其翻飛鳴躍之相,翻者折翅能見動作,飛者振羽如臨風聲,鳴者切股能聞音響,躍者挺身可視耀狀。這種千姿百態的變化,反映了他深厚的具有中國特點的造型基礎。

齊白石畫草蟲,有著較好的整體效果,又有著細緻入微的細部刻畫。草蟲一般體態較小,而一些具體的結構就更小。一般能畫出蟲爪的結構已是不易,但他不僅畫出基本的結構,還畫出蟲爪上的毛,真可謂細緻入微,令人歎為觀止,表現了極強的繪畫功力。齊白石的畫在注重草蟲結構的同時,還注重質感的表現,畫蜻蜒和蟬的翅膀極透明之能事,而畫飛蛾通體蓬鬆的絨毛感覺一碰即落,其繪畫語言的運用表現出了超于一般畫家的能力。
刻畫精細是齊白石草蟲畫的一大特色,但常人畫得細,容易膩和板,甚至細得如標本而無生氣;齊白石所畫則於精細中求生意,嚴謹處富變化。如畫蜻蜓翅膀中的網紋,一筆中有濃淡變化,更增加了翅膀的動感。畫水中草蟲的長足,線條挺拔又能表現出關節的結構。這一切都是筆筆寫出,積澱了他數十年的繪畫功夫和學養。

畫工蟲需要有很好的眼力,可是,由於生理的原因,受到視力的限制,老年人“目昏隔霧”已無力去畫工細的草蟲。可是,在齊白石的存世作品中,卻有明確紀年的70歲以後的工蟲作品,人們往往大惑不解。對此,北京畫院所藏的一批齊白石的未完成稿,卻解開了這一疑團。為了防止老年時不能作工細的草蟲,齊白石在60歲之後陸續畫了一批工蟲待以後補景。這種點睛補龍的手法是齊白石的一大創造,也反映了這位高夀畫家的長遠之計。在這些形象生動、刻畫完美的未完成的草蟲圖稿中,那些還沒有添景的空白部分可以引發人們的多種想像。基於傳統審美方式的作用,空白之無和有的辯證關係決定了這裡有著豐富的可能性,可以想像,這些草蟲的周圍是一個豐富的世界。所以,這些未完成稿所表現出來的意趣和審美的意義,使之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現在完全可以把它們作為一件完整的作品來對待。實際上,齊白石在畫這些草蟲時已經有了最初的構想,從具體的位置到草蟲的姿態,都凝聚了老人的匠心。

齊白石的草蟲畫在題材和畫法上,獨具一格,開時代新篇。他更正了唐代以來“評畫以禽鳥為下,而蜂蝶蟬蟲又次之”的評畫標準,提升了草蟲畫的品格,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的奇葩。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