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Post Reply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2013111501221377417.jpg
2013111501221377417.jpg (34.47 KiB) Viewed 10935 times
2013111501290072927.jpg
2013111501290072927.jpg (47.42 KiB) Viewed 10935 times
  季玉年:香港藝術市場的收藏故事
2013-11-15 01:17:59

摘要: 香港季豐軒畫廊主人季玉年 二十多年前的香港,真正的畫廊沒有幾家,因為人們並不瞭解畫廊行業,所以沒有什麼人開畫廊。與今天的香港藝術品市場有很大的差異。在季玉年看來現在才是香港畫廊行業真正的開始,從博博覽會的品質和數量,到網路平面媒體的報導,越來越多國外的畫廊、拍賣行進入香港市場參與競爭。香港季豐軒畫…

二十多年前的香港,真正的畫廊沒有幾家,因為人們並不瞭解畫廊行業,所以沒有什麼人開畫廊。與今天的香港藝術品市場有很大的差異。在季玉年看來現在才是香港畫廊行業真正的開始,從博博覽會的品質和數量,到網路平面媒體的報導,越來越多國外的畫廊、拍賣行進入香港市場參與競爭。香港季豐軒畫廊主人季玉年女士自1991年創辦季豐軒畫廊。在21年的經營畫廊的同時,季玉年專注與藝術收藏超過十五年,精於歐洲十九、二十世紀油畫及中國當代藝術。2011年季玉年因在中法文化交流作出重要的貢獻,獲法國政府頒授國家榮譽騎士勳章(Knight of l’Ordre National du Mérite)。季玉年說:“對我是開心的,因為現在做展覽來看的人比較多,以前要請人來看,二十年以前想看水墨還比較容易,可是油畫的推廣那個時候很難。所以我真的看到整個香港市場的改變,成熟,非常高興。當然現在另外的說法,還有那麼多的拍賣行、畫廊、博覽會,最主要畫廊要想想你如何在競爭裡邊找到自己的一條路,最主要是藝術品,好的藝術家、好的作品永遠都有市場。”

  新藏家群體活躍香港畫廊

  香港的藝術市場最近幾年的變化有目共睹,從一級市場國外畫廊、博覽會的進入,到二級市場國內外各大拍賣行的進駐,隨著市場的繁榮,帶來藏家群體的變化。畫廊的藏家也在發生變化,季豐軒畫廊的客人來自世界各地,季玉年說:“這兩年畫廊的藏家有變化,因為多了很多新人,比如說我以前從來沒有印度客過來,現在會有印度的,還有土耳其的,我有時候也不曉得他們怎麼來的,就是突然來了一個人,5月份就有一幫希臘人跟我們畫廊買作品。因為香港現在變成一個藝術中心,他們來了也很高興,不僅旅遊了,也找找畫廊去看一看,喜歡就買,所以我覺得新的藏家還是在不停地增加的,還是比較國際性的。”

  買作品還是靠自己的眼力
  季玉年自1989年開始收藏水墨作品,收藏的關山月《梅花》至今也不捨得易主。之後自己經營畫廊,代理藝術家是有限的,所以看到其他畫廊有自己喜歡的藝術家作品,就一定要買。

  對於自己買作品的方式和經驗,季玉年是非常個人化的,她說:“我要很驕傲地說我的眼睛還是蠻厲害的,因為看了那麼多年的藝術。所以首先看作品的語言有特點,又有觀念,技巧也好,我不會看名字,先看畫,看到好的就買,而且永遠好的東西之後證明市場價值會逐漸增長上來的,所以不需要聽別人,還是看自己。”

  如很多從事畫廊行業多年的專業人士一樣,經過沉澱和歷練,對藝術品獨特的價值和市場規律季玉年有著非常明確的看法。

  季玉年認為:“首先喜歡很重要,因為如果說藝術品是有投資屬性的,我覺得有時候是很慢的,因為我也搞不清楚到底有什麼回報率。你買個房子可以收租,你買張畫幹嘛呢?放在貨倉還要給錢。因為是我經歷過的,我以前買很多畫都是很便宜,艾軒老師我買了他的畫十幾年,那個時候十幾萬、二十萬,現在幾百萬。我自己覺得其實如果你喜歡就不要去想投資的事情,你只要買對東西,還是會有很好的升值空間的。因為好的藝術品最終還是稀少的,每一張都是唯一的,不能取代的,所以我覺得這就是收藏家好玩的地方,就是磨煉自己的心性。學習如何提高自己的欣賞的水準,當然要念書、多看書,看看他的背景,跟行家聊一聊,其實很好。所以很多好的畫廊也有好作品,我一定會去買。”

買作品是相信藝術家

  季玉年在1996年威尼斯雙年展的法國館見到張曉剛的作品,心生好奇有義大利來到北京,拜訪了近百位中國藝術家。季玉年說:“那時候不同於一般畫廊,我不是做生意,很輕鬆,瞭解之後,跟他們做朋友,買畫作為支持,並沒升值的想法,事實上當時沒人預知中國經濟發展飛快。”

  季玉年在回憶最初和藝術家艾軒的交往時說道:“我第一次去他的畫室,去了幾次都求不到畫,其中有一張畫就是一個藏族女孩的肖像,臉很悲苦,而且那個女孩子不好看,很憂愁的樣子,眼睛像貓似的,但畫得太好了,可是一般情況看起來心情會很不舒服。可以想像她的背景、身份、處境一定很苦,我覺得艾老師最厲害的是能表達她的憂愁,可是又好像有希望,人生裡邊又有一點希望的。我把那張畫買回來,說老實話如果放在畫廊外邊一定沒人買,那麼苦的東西一般香港人誰會搬回家,但我自己很喜歡,也放了很多年。有一次拍賣行來買找我,說季小姐我想找艾軒,我說你們不會要這種畫的,因為這些不是美麗、好看,而是難看又苦的,他們說要拍,我打電話給艾老師,我說艾老師,他說他們也會要這種東西嗎?一般不懂的藏家都是要一些甜美的,你那一張好東西可不是一般的市場。你如果同意願意就拿出去拍吧,我們就好奇,也不是為了那個錢,就去拍,拍了四百八十萬,你問我,去買的時候同來沒有想過將來升多少,這個問題太複雜了,我也不懂,我也不是搞經濟的。你要相信那個藝術家,還是你自己要想他是不是一個好藝術家,那張作品是不是跟你有溝通。

  今年,就在Fine Art Asia 2013 作了艾軒老師的個展。艾軒老師很少作個展,他的第一次個展是1978年在美國紐約哈佛做過,之後你可能看到他一張兩張在拍賣行,或者是群展,美術館的邀請展裡邊看到。很少人看過他的個展,而且面貌、作品也比較豐富,我就跟他說香港有很多你的藏家,也很喜歡你的東西,可是老是沒有人能見過你,又沒有真正好好地看過你的作品,不如來一次,剛好是我們四十周年,很小的,我說你放在這個博覽會上來的人會比較多,不是銷售,有一些人說去博覽會是為了銷售,我們這次很多畫是賣掉借回來的,因為我也覺得很可惜,我很難在他手裡拿一張好畫,賣給了藏家,只有他一個人能夠欣賞,這次我希望多一點人通過這個展覽瞭解他的藝術。而且這次很特別是雙展,在我的畫廊有他的水墨展,這也是做他的展覽。完全是彩墨,用顏色畫的,他2008年就開始試試水墨,對他是很大的挑戰,因為畫油畫的人畫水墨是兩回事,他開始也覺得蠻辛苦的,慢慢的他又覺得其實在墨筆裡邊他找到很多樂趣,而且找到很多新的方法,他越畫越高興,現在也六年了,所以他就覺得可以做一個個展給大家看看他的墨彩是如何的好。”

  買藝術品的建議

  去畫廊的朋友中常常會有沒有專業的知識背景,也沒有藝術品行業從業經驗,季玉年的建議也講的很坦白:“我的畫廊也有很多客戶,不一定懂,可是我覺得看畫不難。第一也是看人生閱歷,如果你有四、五十歲的人生經驗,裡邊一定有一些東西是你的經驗產生共鳴打動你;第二,作品表達的方法,不懂就是因為看得少,我會建議先多看,別那麼衝動去買畫,看的多就比較好判斷;第三,我覺得要看價錢,如果是五萬、十萬塊港幣一張如果買衣服,買個手袋也要這個價,不如是我喜歡,我特喜歡,顏色也好、造型也好,買回去掛,不需要考慮太多。如果是五十萬一張必須要跟一些專業的人士去談談,那是藝術家的作品好不好?這還是有必要的,也是看你口袋有多少錢,我有一些客戶他太有錢了,五十萬、一百萬對他可能是一個零頭,他也不需要計較,所以真的是看自己的資金情況來定。”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藝術品由1萬升值至到1000萬?

近日在藝術品拍賣界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買家在京城的小型拍賣會,花了1萬多元買了一幅作品,但沒有付款,這幅畫半年後重新拍賣,結果成交價突破了1000萬元。這並非天方夜譚,在權威的拍賣網站都可以查到。隨著藝術品拍賣市場“億元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究竟誰在掌握藝術品話語權。

 天價背後上海因素

  在2011年的拍賣市場上,最讓人難忘的一件拍品,就是齊白石的《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在中國嘉德(微博)的拍賣市場上,以超過4億元的價格成交,而藏家當初購買的價格不到2000萬元。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幅作品與上海還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幅作品的賣家就是近年來在拍賣市場上叱吒風雲的劉益謙,其在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的每一次出手都能引起市場的關注,並影響著整個市場的運行。再說說這幅齊白石的這組作品,其實當初劉益謙是在上海道明拍賣行分兩次購買的,分別為2010年春拍中花1299.2萬元購買的齊白石《篆書四言》對聯和2005年秋拍中花616萬元購買的《松柏蒼鷹》立軸。

  在這兩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北京的地位已經逐漸取代香港,而成為了天價的誕生地,而杭州因為有了西泠印社(微博)而成為了南方拍賣拍賣市場的“重鎮”,夾在其中的上海,似乎越來越邊緣化。然而,不容忽視的是,素有半壁江山的上海不僅擁有眾多的老一代收藏家,更有一大批擁有深厚實力的買家。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熱乎乎拍賣億元時代需冷思考
2013年11月18日 08:54:59

  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中國藝術市場卻隨著各大拍賣行秋拍的陸續登場而有越演越熱之勢。上周萬達集團在紐約佳士得以2816.5萬美元拍得畢卡索《兩個小孩》的“熱乎氣”至今尚未消退,各種議論之聲依然莫衷一是,這件事值不值得國人驕傲還真不宜早下定論。就此話題,《美術文化週刊》推出了對業界不同聲音的採訪,不為添柴加火也無心潑什麼冷水,只為借此引發一些關於西洋藝術收藏的思考。

  隨便流覽這兩天藝術媒體的報導:“紐約8.65億人民幣拍出培根名畫,創最高拍賣價”“曾梵志晉級亞洲藝術新貴”“2013秋拍億元大潮再次來襲”等重磅標題應接不暇。打開多家主流藝術媒體網站,關於藝術市場的新聞也大多少不了一個“億”字,普通人看個熱鬧,但這氣勢著實讓投資者內心發熱,躁動不安。這波秋拍的熱浪真的帶來了中國藝術市場的“億”時代?有人說中國藝術市場幾經波折地成長之後,已開始從重價格轉向了重品質。但一個“億”字帶來的眾聲喧嘩,實在讓人看不清方向。

  本周馬雲為大家帶來了一個新的名詞——“中國消費者日”,而剛剛偃旗息鼓的“雙十一”搶購大戰更是讓人們見識了馬雲的預言。各大電商紛紛曬起成績單,有媒體統計整個“雙十一”,線民消費額預計將超450億。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雙十一”網購大戰期間,蘇甯易購悄然推出了藝術品拍賣頻道。流覽其相關網頁,其中不乏李可染、錢松喦、宋文治、亞明等近現代書畫名家的作品,價格數萬元不等。據媒體報導,蘇甯易購是目前國內第一家開闢藝術品拍賣頻道的B2C網站,將利用其成熟的網路線上交易機制及易付寶協力廠商支付軟體為藝術品線上拍賣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該頻道也承諾上線拍賣的藝術品都是真品和真跡,這“保真承諾”能保真嗎?

  也許是出於自己對藝術品收藏的興趣,也許是電商大亨們看准了藝術品走入尋常百姓家的趨勢,總之,現在接觸和瞭解藝術品日益便利化,收藏藝術品也不再那麼“高雅難得”。而且隨著電視、網路等媒體的介入,藝術家在自己作品“天價”銷售的宣傳效應中日趨明星化、品牌化,買菜大媽都會說“某某畫家的畫值錢”,但終究不明就裡,不過人云亦云罷了。“億”時代的風起雲湧中,藝術品收藏的大眾化帶來的究竟是全民狂歡還是資本陷阱,只能說,誰吃虧了誰知道。

  對未來中國經濟社會影響深遠的會議也在本周閉幕,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對市場“決定性作用”的明確引起海內外高度關注。中國藝術品市場在大環境的演進中無疑將有新的發展,但局部看,因為藝術品似乎無關民生問題,政府對藝術品市場介入不多,中國藝術品市場頗為混亂的局面眼下缺少必要的引導和規範。在藝術品市場法規制定、監督方面,如何“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值得思考。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張大千、齊白石等書畫精品下月在京拍賣
2013年11月18日 08:51:05

  北京11月16日電 張大千《觀音大士》、齊白石《大富貴》、傅抱石《境泊飛瀑》、徐悲鴻《枇杷》以及王鐸臨王羲之草書《十七帖》等3000多件文物藝術品將在12月拍賣,其中不乏估價千萬元的精品。

  “北京翰海2013秋季拍賣會金融街精品展”今天正式啟動。北京市文物公司總經理何小平介紹,12月3至8日將在北京舉行翰海2013秋季拍賣會,拍賣對應時下收藏熱點及新興板塊,常規的古代、近現代書畫、油畫雕塑、古董珍玩等專場將繼續以往規格,兼顧不同收藏品位,推出層級豐富的文物藝術品。而此次精品展展出的百餘件藝術品是從秋拍中再次挑選的精品,以中國書畫、油畫、玉器、佛像、古董珍玩為主。

  記者在現場看到,張大千《觀音大士》、齊白石《大富貴》、傅抱石《境泊飛瀑》、徐悲鴻《枇杷》等懸掛展廳,估價在上百萬元不等。現場估價最高的是一尊英國收藏家斯皮爾曼舊藏“宋元時期銅鎏金羅漢”,達到一千多萬元。
  北京瀚海業務經理雷多稱,這尊羅漢像雙目圓睜,緊皺眉頭,肌肉張弛自如,表情威嚴奪人,而規律的衣褶輕重緩疾,細節處理精緻而嫺熟,甚為難得。

  他還表示,像展出的“明黃玉雕連年有餘”、“清早期玉英雄雙聯瓶”等也都是精湛工藝與上乘材質所造就的珍賞價值。
  此外,王鐸臨王羲之草書《十七帖》是目前已知王鐸現存的尺幅最大、單字字體墨蹟最大的書法作品,此作流傳有序,為海派名家王一亭舊藏,估價800萬左右。

  雷多稱,今年12月份舉行的秋拍,除了常規古董珍玩專場外,還將首度推出“斯文草堂—文房雅玩”專場,包括上百件古代文人學士乃至帝王官宦所珍愛的文房精品,像“清白玉雕文曲星像”選用上等白玉雕琢而成,表達了“無瑕人品清如玉”的美意;“清朝天耳三足翠鼎”以整塊翡翠雕琢而成,“清松石釉瓷山子”是清雍正時期創燒的綠釉新品種。

  北京市大柵欄琉璃廠商會會長楊有成表示,此次精品展是北京市瀚海拍賣有限公司首次在金融街舉辦,希望金融高管和白領成為藝術品欣賞和收藏的潛在群體,同時也為下一步在金融街正式舉辦拍賣活動奠基。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徐悲鴻罕見《幼馬圖》將現身拍場
2013年11月07日 07:23:22

北京11月6日專電記者從北京文津閣國際拍賣有限責任公司獲悉,源於法國私人舊藏的徐悲鴻罕見《幼馬圖》將於19日現身文津閣2013年秋拍會。

20世紀中國畫的一大特點便是中西藝術的碰撞和融合,以畫奔馬享名於世的徐悲鴻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此次上拍的徐悲鴻《幼馬圖》,其獨特之處在於以2歲小馬駒為題材,馬的姿態和結構與徐悲鴻慣常所繪的駿馬頗有不同。他打破了前人細筆勾勒的一貫程式,以粗細並重、方圓兼有、疏密有致的線條,栩栩如生地勾畫出小馬駒的勃勃英姿。畫作為法國私人舊藏,來源清晰。

據悉,此次文津閣2013年秋拍會包括“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五老作品”和“中國書畫”兩個專場。其中,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五老——啟功、謝稚柳、徐邦達、劉九庵和楊仁愷的書法和繪畫作品共53件,絕大多數是作者家屬和弟子提供;中國書畫專場彙聚了逾400件近現代和古代書畫作品,其中既有趙之謙、吳昌碩、張大千等傳統和現代海派畫家的畫作,也有京、津派大家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吳冠中的作品。

齊白石一直是拍賣市場的常青樹,此次上拍的是著錄於1959年出版的《齊白石畫法與欣賞》一書中的《石與蟹》和《墨荷》。《石與蟹》在佈局上近於八大山人畫風,但與八大畫作突出表現孤清氣息不同,此畫展現出來的純然一派、恬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可稱齊白石早年畫蟹的代表作之一;《墨荷》是齊白石贈與畫家胡佩衡的畫作,畫中齊白石純以水墨寫出荷花,雖沒有賦彩填色,卻深得墨分五色之神趣。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內地拍賣行闖港一年:拍賣件數和成交額大幅提升


  香港灣仔一間五星級酒店,拿著限量版手袋的女士或手腕帶著名表的男士揮揮號牌,顯示幕上的數位就跳增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港幣,下同)。張益修一動不動站立,緊盯大螢幕,直至拍賣會結束,他才轉過身來走向記者,臉上浮現笑容。

  “不管是件數還是成交額,這一季大幅提升。”他是臺灣人、保利香港執行董事。

  中國本土兩大拍賣行——保利和嘉德,去年“不約而同”進軍香港,將拍賣會首推至內地以外。一年過去,兩間公司不僅在世界第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站住腳,而且規模越來越大。

  9.89億——保利香港2013秋拍總成交額,今年春拍和去年秋拍,該拍賣行在香港的“戰績”分別為6.45億和5.2億;嘉德香港亦剛剛舉辦了為期兩天的秋拍,總成交額達5.1億元,超越過去兩季的2.9億和4.55億元。

  但與短兵相接的國際巨頭相比,差距還很明顯。今年是蘇富比落戶亞洲40周年,該拍賣行的秋拍聲勢浩大,一連五天拍出約41.9億、破亞洲紀錄的成交額。

  保利和嘉德將香港視為通往國際市場的門戶。“嘉德已經在北京經營20年,有底氣才敢來香港,”中國嘉德(香港)總裁胡妍妍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我們不滿足於做本土拍賣行,要更國際化。”

  根據artprice的報告,2011至12年,全球拍賣總成交額中,中國拍賣行貢獻了近40%。法國拍賣委員會指,按銷售額計算,緊隨蘇富比和佳士得,中國保利、嘉德分別是世界第三和第四大拍賣行。

  胡妍妍表示,到了香港,嘉德一方面想多結識藏家,另一方面希望鍛煉團隊。“先落地,再慢慢長大,穩紮穩打。”嘉德香港的拍賣類別逐漸增加,最初只有中國書畫和傢俱,第二次加上瓷器及工藝品,第三次多了中國當代藝術。

  目前嘉德香港的買家群中,中國內地人士占八成五,胡妍妍稱海外買家在緩慢增多。張益修則指,保利香港的內地買家占整體約五成,其中油畫部分吸引的海外客人增長明顯,“這次秋拍中的吳冠中油畫,看到很多外國標單,最貴一幅就是被外國客買走。”

  在拍賣流程上,內地與香港顯著不同之一是來源。保利與嘉德香港拍賣會上的拍品全部徵集自海外。“徵集作品越來越難,以前是大海撈針,現在是大大海裡撈針,”胡妍妍坦言,“以前市場沒有這麼大,需求也沒這麼大,現在每家都要分一杯羹,內地‘老家老戶’的資源基本被挖空,現在要到新一代藏家或海外拿東西。”

  內地拍賣行豐富了香港拍賣市場的選擇,也將更多買家帶到香港。今年秋拍前夕,嘉德幫買家在金鐘一間五星級酒店預定了200個房間,開拍前兩天就告額滿。

  與此同時,外資拍賣行也在逐鹿內地,佳士得上月在上海首拍,蘇富比與歌華組成的合資企業則紮根北京。“國際拍賣行近幾年的業績增長都在亞洲,亞洲對他們貢獻最大的就是內地買家和藏家。”不過,胡妍妍續指,在中國文物保護法等條規下,這些公司只是“有限地進入”,不能拍賣中國古代書畫、古董等。張益修認為,這些規定短期內不會改變。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U8596P1081T2D133758F6DT20131116203525.jpg
U8596P1081T2D133758F6DT20131116203525.jpg (29.63 KiB) Viewed 10807 times
齊白石《牽牛工蟲》851萬成交

2013年11月16日晚8點,中國嘉德2013秋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開拍。齊白石《牽牛工蟲》以520萬起拍,到730萬即將落槌時,又有買家加入競投,最終以740萬的價格落槌,含傭金成交價為851萬。此前估價600萬-800萬,約5.2平尺。
  畫家以紅、藍兩色畫花,以濃淡不一的濕墨畫葉片,以乾澀而飄逸的枯墨畫藤蔓,寥寥數筆,便得其神韻。畫面疏密有度,穿插有致,牽牛花的鮮豔奪目,墨葉的聚 散變化,藤蔓的相互纏繞,各具姿彩,又和諧共處,紅花墨葉交相輝映,層次分明。左上角的蜻蜓和花叢下的蚱蜢以工筆寫之,透明的翼翅、觸鬚、肢節、腿毫俱纖 微畢見,細緻逼肖,栩栩如生。可見老人在“工寫結合”方面的功力,工筆處一絲不苟,寫意處則揮灑自如。整幅形神兼備,姿態生動,情趣盎然,是為體現白石老 人花鳥畫藝術超絕水準的佳構。此幅《牽牛工蟲》為北京市文物公司舊藏,1989年即著錄于英文版的《齊白石畫集》,是來源可靠,非常稀見的齊白石花卉工蟲 代表作。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齊白石 高立千年 水墨紙本 立軸 296×70.5 cm
齊白石 高立千年 水墨紙本 立軸 296×70.5 cm
2013062508555333810.jpg (214.93 KiB) Viewed 10765 times
2013春拍齊白石“高立千年”8050萬成交

 綜觀目前傳世的齊白石《松鷹圖》,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一是尺幅巨大,非六尺紙以上尺幅不得盡述其志;二是不輕為常人所作,其受畫者多為位高權重的名人顯宦、各界名流,所謂鷹畫贈英雄,適得其所。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齊白石松鷹圖,上款人既有北洋時期的總統也有國共兩黨的領袖,更有軍政顯宦、學界名流等,所以老人的松鷹也畫得格外用心,迥異於尋常酬應之作。

  迄今所知,老人的松鷹圖都作於定居北京之後,從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他先後畫過很多不同幅式的松鷹圖。松鷹圖在傳統文化中多有寓意,多將松樹象徵長壽,老鷹象徵英雄,而齊白石筆下的松鷹除了以上比興意義外,更多了一層拙厚樸茂的生命氣息。白石老人畫松鷹無疑帶有鄉思之情,其家鄉湘潭一帶多松多飛禽,因此他的松鷹圖無一例外得以家鄉的馬尾松作為配景;為了襯托鷹的剛健之美,將松與鷹並置,松樹本身具有一種挺拔不凋的品質。松鷹圖不僅體現著陽剛的力量,還洋溢著對英雄的崇敬之情。

  在此幅松鷹圖中,一枝遒勁的老幹貫穿全畫,下有小枝穿插承上以作呼應,虯曲的松幹和細密的松針均以帶有篆書筆意的線條徐徐寫出,線條剛強又不乏韌性,畫家以過人筆力表現出了松樹蒼勁的風姿。畫幅上端一隻雄鷹靜立在松幹上,側身回眸,遠矚前方,使人感受到一種獨立蒼茫有所思的英雄孤傲之氣。鷹之造型寫實,喙、眼睛及爪以勁健的墨線勾出,喙尖銳而彎曲,帶有利鉤的趾爪十分有力。身體和羽翼全用水墨點厾寫之,表現出羽毛的層次感和質感。整幅章法穩中有變,筆道厚實,墨氣蒼潤,造型拙中見巧,充分展現出了雄鷹的霸氣。蒼鷹完全居於畫之上部直達頂端,更利於表現雄鷹居高遠眺、傲視天下的天性。畫左側老人用篆書寫下了“高立千年”的畫題,並輔以行書長題,書法用筆如截鐵,使觀者精神為之一振。再鈐上一朱一白自刻名章二方,下方有一方自刻“人長壽”朱文長方大印,表達了畫家的祝願。齊白石的書、畫、印三絕功夫都在這畫上展現無遺。

  此幅上款“真夫仁兄”為國民黨陸軍上將張鎮(1899-1950),張為湖南省常德人,和齊白石是湖南老鄉。張鎮為黃埔軍校早期畢業生,與國共兩黨高層均保持著良好關係。抗戰結束後,1946年,齊白石先生恢復因戰爭而停止的賣畫刻印生活。10月飛赴南京參加中華全國美術會舉辦的齊白石作品展,期間結識時任憲兵司令、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三青團中央監察委員的張鎮將軍,為其制印、繪畫數件,此畫即為其一,也是齊白石贈張鎮畫作中最精最大的一件,此畫長近3米,寬70釐米,堪稱白石老人松鷹圖中的巨制,尺幅之大超過了此前各大拍賣公司拍過的同題材作品。

  關於此畫的傳承還有著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蘊藏著深深的人情味。齊白石畫給張鎮以後,國共內戰爆發,國民黨政府退守臺灣,不久張鎮就過世了,留下了一大家子家人,張在去世前把家屬的照料都託付給了其好友袁守謙,並將一些珍藏贈給了袁氏,齊白石《松鷹圖》即為其一。袁守謙為張鎮的同袍好友,官至國民黨中將,因此也有能力來負擔照料亡友家人的重任。他接受了好友的臨終托孤,直至把他們撫養成人,當張家子女長大成人以後,袁守謙慨然將這張《松鷹圖》送還給張家子女,此舉頗有古風,為今人所難及。
  白石老人畫鷹,既有八大山人畫鷹之風采與神韻 ,又有著強烈的個人面目。在其學生中,以畫鷹著稱的有李苦禪、王雪濤、吳作人等,從他們的鷹畫中,都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白石老人畫鷹的影響。從這畫中我們可以體味和感受到白石老人畫鷹造詣的精湛和其鷹畫中蘊涵的深厚內涵。

  據有關資料顯示,齊白石曾贈予張鎮一件篆書四言大對聯,聯語為:“持松為壽,與鶴同儕”,在此對聯的邊跋上詳細記述了此件《松鷹圖》的創作經過:“丙戌十月之初,予因真夫鄉先生之召,來金陵居月餘,將還北平。無以為別,畫丈紙之長松,松上立鷹,篆四字雲高立千年,越明日,又篆此大聯”云云,正可作此畫的旁證資料。此次,還發現了張鎮的銅質官印、象牙名章等數方常用印鑒,更為其高官身份提供了可靠的佐證。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U5826P1081T2D134798F6DT20131125115239.jpg
U5826P1081T2D134798F6DT20131125115239.jpg (43.09 KiB) Viewed 10737 times


黃琪翔舊藏齊白石《松鷹圖》亮相歌德秋拍

2013年11月25日 11:52

  中國書畫向來講究傳承有序,並注重作品的來源。在拍賣市場這類作品往往受到藏家的歡迎和競相購買。北京歌德拍賣公司2013年秋季拍賣將以書畫板塊的八大專場回饋藏家,其中《壯懷——重要中國書畫專場》中一件齊白石的巨幅《松鷹圖》以其筆墨酣暢的藝術表現力和流傳井然的收藏史成為本次拍賣的亮眼巨作。

  此幅《松鷹圖》為黃琪翔將軍舊藏,是難得一見的齊氏精品。

  此圖為立軸,設色水墨,尺寸為178×72釐米。畫面繪一隻氣宇軒昂的雄鷹,屹立於蒼勁的松幹之上,傲視前方,大有君臨天下的氣概。松枝自上而下,交錯有致。松針挺拔俊秀,遠近分明。畫上的題跋為“白石老人自存自稿。”鈐印為其自用印:木居士、魯班門下、牽牛不飲洗耳水。

  齊白石作畫,常常將得意之作壓箱底,謂之留存底稿,不輕易出售。這就是他在此畫上自題“自存自稿”之意。從題上觀之,足見齊白石對此圖的自賞之情溢於言表。我們據此《松鷹圖》的繪畫風格,參以黃琪翔郭秀儀夫婦收藏史料的研究,大致可以判定此畫創作的年代當在1951年以前。

  上款人黃琪翔將軍,生於1898年,1970年逝世。字禦行,廣東梅縣人。中國民主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夫人郭秀儀,為我國知名愛國民主人士、社會活動家,中國婦女運動的先行者之一,農工民主黨中央名譽副主席。1951年初,黃琪翔夫人郭秀儀拜師于齊白石門下,成為了齊白石著名的入室女弟子。由此時開始,黃琪翔、郭秀儀夫婦大量收藏了我國藝術名家的作品,尤其以收藏齊白石精品最富盛名,其數量之大,從目前來看,當屬齊白石書畫收藏第一家。他們收藏的齊白石作品至少有三百幅,其中包括了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花卉草蟲冊頁》以及巨幅《和平鴿》等,均為公認的代表了齊白石山水畫最高成就的著名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黃琪翔舊藏的這幅齊白石《松鷹圖》本是六尺整張之作,有雙跋,另“琪翔將軍清屬,三百石印富翁齊璜尚客故都。”位於此畫的左上方,惜為藏家馬玉琪先生于上世紀九十年代裁去。馬玉琪先生為著名的京劇小生表演藝術家、收藏家。原名柳寶,生於1939年。他自幼受家庭和學長的影響,喜歡書畫收藏。其姨夫張淑誠是民國時期天津的大收藏家。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馬玉琪先生從香港藏友的手中購藏了這幅題有黃琪翔上款的齊白石巨制《松鷹圖》,心愛有加,後又帶往臺灣。1992年大陸著名京劇藝術家童芷苓先生訪問馬玉琪的臺灣寓所,曾經在《松鷹圖》前合影,此時的畫面上黃琪翔的上款尚在。

  據馬玉琪先生的好友告知:在臺灣時,馬先生與臺灣的藏友關係甚好,經常在一起切磋收藏心得,其中一位名醫曾對齊白石題跋黃琪翔上款的位置極為遺憾,認為此題款擋住了雄鷹的視線,約束了畫面的張力,應當裁去;再加上1994年馬先生返回北京時,黃琪翔夫人郭秀儀尚健在世,怕此上款引起不必要之誤會,故而裁去了黃琪翔上款。

  李苦禪先生之子、李燕先生在這幅重新裝池的《松鷹圖》上題簽:“寄萍翁繪松鷹圖。先翁李公苦禪之恩師、齊白石大宗師,每有得意之作,往往題自存自稿。此幅六尺松鷹中堂,即如是之作也。今其從海外輾轉飛來得以見之,真大幸也。花甲學子李燕拜觀並題于京華禪易軒。”

  此幅黃琪翔舊藏的齊白石佳構《松鷹圖》,經歷半個多世紀的風雨,往來於兩岸三地,如今重歸北京,驚豔現身歌德2013年秋季拍賣,必將引發人們的強烈關注,點燃藏家如潮的競購熱情。
editorial
Posts: 19099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董邦達《石樑瀑布》最終以3260萬港元成交
董邦達《石樑瀑布》最終以3260萬港元成交
U5826P1081T2D135036F7DT20131127084113.jpg (48.58 KiB) Viewed 10683 times
李可染《井岡山》
李可染《井岡山》
U5826P1081T2D135036F6DT20131127083033.jpg (57.06 KiB) Viewed 10683 times
李可染《井岡山》在香港拍出8412萬元
2013年11月27日 08:30

香港佳士得為期兩天的【中國古代及近現代書畫】秋季拍賣共取得9.14億港元/7.3億人民幣的總成交額,成交率以項目計算為93%,以成交額計算為97%。

  其中古代書畫成交1.5億港元,成交率為92%,清代董邦達延續著內地嘉德大觀的強勁勢頭,其畫作《石樑瀑布》最終以3260萬港元成交,成為專場最高成交價。近現代書畫7.21億,成交率為93%。本場最大的亮點為李可染的《井岡山》,經過緊張的叫價後,最終以7400萬的價格落槌,含傭金成交價為8412萬,遠超於此前估價(600萬-800萬港元),此件拍品的尺寸為138 x 95.5 cm. (54 1/4 x 37 5/8 in。)。此外,張大千的潑彩巨制《闊浦晴嵐》以4156萬成交,位列專場第二。

  香港佳士得中國書畫部國際總監江炳強表示:“今秋三場拍賣共取得9.14億港元的總成交額,繼續鞏固了佳士得在中國古代及近現代書畫領域的市場領導地位。傳承有緒的拍品引得藏家的激烈競拍,尤其是對於蘇竹庵珍藏以及羅桂祥博士舊藏中國書畫的精彩作品。本季,我們在拍賣中新推出的一系列中國當代水墨畫作亦廣受好評。此次拍賣的亮點還包括了李可染的《井岡山》以及董邦達的《石樑瀑布》,兩幅畫作深受買家青睞,競拍現場反響熱烈,成交價格遠超於其拍前估價。”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