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統一該用什麼國號?P6 用 中華民國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09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4月27日,北京,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亮相天安门广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

Post by editorial »

20130226080430280.jpg
20130226080430280.jpg (182.11 KiB) Viewed 8265 times
習總書記發話了:"收回臺灣"誰都無法改變阻擋
2013-02-26 07:47:21  環球網

• 當天近午於下榻酒店舉行的記者會上,連戰這樣形容他對習近平的印象:非常親切、很誠懇、有誠意,是一位元對兩岸事務有深入瞭解、充分掌握的領導人、老朋友....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昨天與到訪的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會見時強調,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將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和平統一,使兩岸關係發展取得新成就。習近平還呼籲,兩岸“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共同來圓“中國夢”。

25日上午9點不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就已站定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9點整,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一行如約而至,習近平笑吟吟地迎接,並與訪問團成員一一握手。

“按照中國舊曆年的習俗,在上年的臘月初八到當年的正月十五,都算在過年。今天是正月十六,這個年啊,算剛剛過好。”習近平對剛過完蛇年春節就來訪的連戰一行表示熱烈歡迎並拜晚年。他說,“這次是我擔任新的職務之後,第一次會見臺灣朋友。”
習近平說,“連主席是具有深厚民族情懷和遠見卓識的政治家,為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我們高度評價連主席為兩岸關係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

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裡燈火通明,正面牆上《武夷之春》巨幅國畫透著濃濃的春意。2005年4月,連戰率首個國民黨訪問團到訪大陸,國共兩黨領導人正是在此打破堅冰,進行了歷史性的握手和會談。對於習近平來說,他與福建則有著很深的淵源。

習近平回憶道,“我本人在福建工作多年,現在想起那個時期,我幾乎每天都要接觸有關臺灣的事情,要經常會見臺灣同胞,也結交了不少臺灣朋友。到浙江、上海工作,差不多也是這樣。我離開福建到現在,始終關注著台海局勢,期待兩岸關係持續改善。”
展望未來,習近平表示,新一屆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將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和平統一,“我們將再接再厲,務實進取,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取得新的成就,造福兩岸同胞。”

“我和連主席是老朋友了。”習近平特別提到,他與連戰相識於浙江杭州,在2006年4月、11月兩度會面,當時的情景仍記憶猶新。他說,訪問團中不少人過去也都認識,會過面,“你們在各自領域為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做出貢獻,見到你們我很高興。在此向大家並通過大家,向所有關心、支持、致力於推進兩岸關係發展的臺灣朋友,在此致以由衷的謝意。”

習近平呼籲共圓“中國夢”,連戰拋出十六字原則

當天,習、連二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藍色系斜紋領帶,談話中眼神交會,點頭微笑。
連戰表示,此次來訪受到各方關注,代表著兩岸各界對兩岸關係的發展高度關心和期許。他引述習近平此前“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麼不容易,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的講話表示,希望在新的起點,兩岸共同努力,做符合民族未來發展的工作,“兩岸攜手,把握時機,務實深化,勇往邁進”。

在當天近午於下榻酒店舉行的記者會上,連戰這樣形容他對習近平的印象:非常親切、很誠懇、有誠意,是一位元對兩岸事務有深入瞭解、充分掌握的領導人、老朋友。
連戰則拋出“一個中國、兩岸和平、互利融合、振興中華”十六字原則,並建議兩岸建立一種平衡、對等,有效的政治架構。他也說,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條不應、也不會逆轉的正確道路,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備受矚目的“習連會”昨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福建廳登場,標誌著兩岸關係的互動正式打開歷史性新局。習連兩人都選了藍色系斜紋領帶,兩人很有默契地在談話內容中強調“一中”、“共同”與“和平”理念,不同是,習近平講“統一”,連戰說“融合”。
這是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大一中全會正式掌權之後,首次與臺灣重量級政治人物會面,他對兩岸關係的闡述,被外界視為是代表中共新領導層的對台政策發展方向和思路的風向標。

據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在會後發佈的內容,習近平高度評價兩岸關係這些年取得“一系列重大積極進展”,並宣示將“保持對台工作大政方針的連續性”。事實上,習近平選擇連戰作為他上臺後會見的第一位重要臺灣賓客,已明確對外表明,他將延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兩岸和平發展政策,採取懷柔溫情大於武力威嚇的對台工作路線。
習近平還呼籲臺灣同大陸一道發展,“兩岸同胞共同來圓‘中國夢’”,並表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這是大陸領導人首次向臺灣具體拋出共圓“中國夢”的說法。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分析指,習近平強調“一道發展”、“共同圓夢”,並把“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聯在一起講,表明習近平非常尊重臺灣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扮演的角色,兩岸可以共同詮釋“和平統一”,兩岸和平統一也是未來的中國夢之一。
劉國深說:“要共同圓中國夢,實際上就表明說,臺灣方面可以在打造共同的中國的過程當中,跟大陸平等互惠地參與,大陸領導人不會強加於臺灣方面什麼樣的東西。臺灣可以跟大陸方面協商未來統一的形式、統一的內涵,和平發展實際上就是雙贏,這跟武力解決是不一樣的。習近平具備了可能是歷來大陸領導人都沒有過的,這麼具體直觀的對台工作經驗,他非常尊重臺灣。”
習近平在福建工作17年,被視為中共領導層的“知台派”。他也告訴連戰,自己在福建工作多年結交了不少臺灣朋友,離開福建到現在,始終關注著台海局勢。
習近平稱呼連戰為“老朋友”,並高度評價連戰為兩岸關係發展做出的貢獻,還特別提到與連戰相識於浙江杭州,在2006年4月、11月兩度會面,當時的情景仍記憶猶新。連戰則在會後的記者會上形容,習近平“非常親切、很誠懇”,是一位元“對兩岸事務有深入掌握的老朋友”。
新華社的新聞稿說,連戰在會見中向習近平轉達了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問候,習近平也請連戰轉達對馬英九的問候。
大陸涉台工作重要官員昨天幾乎都出席了“習連會”,包括即將掌全國政協主席的俞正聲,政治局委員王滬甯、栗戰書,國務委員戴秉國,國台辦主任王毅,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等。
臺灣方面陪同連戰訪京的包括兒子連勝文、新黨主席鬱慕明、星雲法師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等臺灣政商各界三十多人。
連戰昨天在接近中午時分於下榻酒店舉行的記者會上,回答媒體詢問習近平是否提及兩岸應該進行政治對話的問題時表示,這方面的議題“我們必須予以適當的重視”,希望“民間先行,智庫為先“,由民間專家、相關團體就所謂“較困難議題”加以探討,著手尋找“一個中國的一中之結之所在”,“做一個合情合理的安排”。連戰此番談話相呼應了俞正聲正上周在對台工作會議上提出“通過學界就解決兩岸政治問題開展對話”的說法。

臺灣文化大學中山研究所教授蔡瑋分說:“十六字是由低而高,有延續性的,一個帶一個,有‘九二共識’才能有‘和平發展’,有‘和平發展’才能‘相互融合’,連戰刻意避開‘統一’的字眼,然後才能‘振興中華’。”
連戰今天將與胡錦濤會面,由於胡錦濤將於三月間卸下中國國家主席職務,今天預計將是兩人最後一次舉行公開的“胡連會”。

連戰此次訪問大陸,有對海峽兩岸重要影響
對於連戰定調此行為“走春訪舊”,純粹是跟老朋友、好朋友敘舊聯誼。事實上,鑒於連戰的關鍵身份,外界更希望借此窺探習近平時代中國大陸對台政策的基調,期盼“走春敘舊”的不僅是連戰一行亦是兩岸關係。
不難理解,連戰此行可以看作是2005年“破冰之旅”的延續。2005年4月至5月,連戰以國民黨主席身份首次登陸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舉行了歷史性會晤,達成《五項願景》並宣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黨共同的主張。8年前的“連胡共識”打開兩岸僵局,奠定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互利雙贏的良好基礎;8年間,連戰也一直扮演著促進兩岸關係橋樑之角色,深受中國方面信任(這一點從中國大陸主動拋出邀請函也可以看出來)。

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也正是在此種良性基礎上的延續與發展。數年來,馬英九一直大力推動與中國大陸的經貿交流,簽署兩個共識及18項協定,包括最重要的“兩岸經貿合作架構協議”及“兩岸投資保障協議”,進一步穩固及深化兩岸關係根基;與此同時,此舉對於提升臺灣最在意的國際空間(地位)問題也有不小幫助。

連戰動身前受到馬英九的接見,相信是一場踐行寄語。對於連戰與習近平的會面,馬英九的表態是“樂觀其成”;這樣的言論,其實說明“習連會”不只是兩個人的會晤,而是還有一個關鍵的場外參與者——馬英九。
與之前“連胡會”不同的是,連戰此次大陸之行的性質略有不同。一是連戰身份的不同,由國民黨主席轉變為名譽主席;二是形式的不同。據相關幕僚介紹,連戰與習近平本次會面後將各自發表講話,會後不會發表共同書面檔。這種安排,似乎倒也契合了“踏春敘舊”字眼的意涵。

但進一步看,兩岸關係不止要“踏春敘舊”,更應發展突破。近年來兩岸關係固然有了很大發展,但僅僅局限於經貿、文教等層面的往來互動,對於構建兩岸政治協商機制、觸碰更敏感問題則未見大膽嘗試。另一方面,綠營謝長廷“破冰之旅”的教訓暗示臺灣政治暗流依然是兩岸關係的最大阻梗,倘若缺乏制度性的規劃保障,既定步調仍可能遭打亂,使前人努力付諸東流。

其實在中國經由“胡溫時代”過渡到“習李時代”的關鍵時刻,連戰的來訪很自然地被認為具“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兩岸關係的重要政治意涵。雖然在兩岸人事調整的關鍵期,連戰此行可能穩字當頭,但這並不影響國共合作與兩岸關係的發展。一個氣氛良好的“習連會”,對於撥亂反正、消除“台獨”幹擾、引領兩岸關係行穩致遠走向新境界的意義非凡。當然,鞏固兩岸政治互信還需要兩岸領導人的更多實質性努力;對此各方拭目以待,歷史也拭目以待!

習總強調收回臺灣兩岸統一任何力量都無法改變都阻擋不了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隨訪的臺灣各界人士時強調,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和平統一,是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集體的責任。

習近平指出,我們有充分信心繼續堅定不移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充分信心克服各種困難開闢兩岸關係新前景,有充分信心同臺灣同胞攜手迎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將再接再厲,務實進取,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不斷取得新的成就,造福兩岸同胞。

習近平說,這些年兩岸關係取得一系列重大積極進展,維護了台海地區和平,增進了兩岸同胞福祉,符合兩岸中國人共同願望,符合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一家人。維護好臺灣同胞權益,發展好臺灣同胞福祉,是大陸方面多次作出的公開宣示,也是我們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集體的鄭重承諾。我們將保持對台工作大政方針的連續性,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努力促進兩岸同胞團結奮鬥,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

習近平指出,兩岸關係雖然歷經坎坷,但終究能打破長期隔閡,開啟交流合作。這是因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這種天然的血緣紐帶任何力量都切割不斷;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一基本事實任何力量都無法改變;兩岸交流合作得天獨厚,這種雙向利益需求任何力量都壓制不住。更是因為,全體中華兒女有決心通過自己的不懈奮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種全民族共同願望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
習近平強調,展望未來,我們將有更大能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當然,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兩岸關係中還存在著歷史遺留問題,前進道路上還會遇到各種新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共同努力。只要兩岸雙方都秉持民族大義,鞏固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增進共同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認知,兩岸各領域合作的前景就是寬廣和光明的。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取得新的成果,相信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認識到,臺灣的前途系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系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習近平指出,我們始終從全民族發展的高度來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方向。大陸和臺灣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飽受列強欺淩。想起那一段屈辱的歷史,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心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夢想。“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我們真誠希望臺灣同大陸一道發展,兩岸同胞共同來圓“中國夢”。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應該成為兩岸關係的主旋律,成為兩岸中華兒女的共同使命。

連戰表示,這幾年“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得以逐步落實,得到兩岸人民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條不應也不會逆轉的正確道路。現階段兩岸關係來之不易,希望能在新的起點上加以深化。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實施一個中國原則,臺灣固然是中國的一部分,大陸也是中國的一部分,從而形成“一中架構”下的兩岸關係,而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九二共識”由此產生,這是雙方政治互信的基礎,必須加以維護。

連戰強調,雙方應在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求一中架構之同,存一中內涵之異”。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受中華文化薰陶的中國人,理所當然應增進同胞情誼,互助互諒,拒絕分裂,走向融合。發展兩岸關係是全民族的事業,也是兩岸人民共同的心願。我們要發揮中華民族整體智慧,互利融合,振興中華,開創民族輝煌的新時代。

會見中,連戰向習近平轉達了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問候,習近平也請連戰轉達對馬英九的問候。
editorial
Posts: 1909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臺灣yst:向中國大陸提出臺灣和平統一的條件

Post by editorial »

習近平:收回台灣
26-2-2013

習近平這句話太有火藥味了,很不友善。

如果是兩岸和平统一的話就不存在北京收回台灣或台灣收回北京。“收回台灣”意思是台灣被外國人霸佔了,所以需要收回,是單方面的。經過戰爭了手段才算是“收回”,也有台灣一方不願意味度。 “收回”一詞把台灣人地位全都貶低了。

習總如果説:收回黄岩島,收回釣魚島,那表示打敗了菲律賓和日本。

一台灣人
editorial
Posts: 1909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臺灣yst:向中國大陸提出臺灣和平統一的條件

Post by editorial »

台灣身份認同

台灣的一份民調炒起了「台灣認同」的議題,因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不見得要否認是中國人,最近的民調顯示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高達六成,表現令人樂觀的氛圍,台灣人不再是局限性的自我主義。

至於總統馬英九如何來看這個問題引起了注意,馬英九表示,自己是中華民國總統,也是台灣人,兩者毋須刻意區別。馬英九強調從文化、歷史和血統來看,「我們是中國人」,但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共同推動實質關係。

台灣是民主社會,國家認同不再是那麼嚴肅的問題,二、三十年前關於認同問題的確很難回答,有複雜的情結,但今天民主開放了,尊重每個人自持的身份認同,可以說是台灣人或中國人,甚而兩者皆是,每個人都有認同的自由。

馬英九出生於香港,父母是湖南人,祖先從陝西省來,馬英九說「我認為我自己是台灣人」,「中華民國是我的國家」,他在競選台北市長時,李登輝高舉馬的手稱他是「新台灣人」,在屢次競選的時候,馬英九都強調他是喝台灣水吃台灣米長大的台灣人。

馬英九現任中華民國的總統,他說︰「中華民國廣為周知是台灣,兩者毋須刻意區隔。」過去民進黨高呼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後來認為沒有必要拋棄中華民國之名,而包容之,國民黨後也跟進認為「中華民國」及「台灣」都意味着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藍綠之間,國家身份認同上正在縮小,這個新趨勢會否在反獨的道路上成為有效的利器,今天下午在會展第二演講廳舉行的香江論壇將會探討台灣朝野政黨如何區分身份認同,以及對兩岸和平統一的影響。

江素惠
editorial
Posts: 1909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臺灣yst:向中國大陸提出臺灣和平統一的條件

Post by editorial »

六成港人反對台獨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本月訪問了一千零六名香港市民,六成人反對台灣獨立,較去年八月的調查微升兩個百分點,僅兩成半支持,但同時有四成四人認為「一國兩制」不適用於台灣,上升四個百分點,僅三成九認為適用。問及對兩岸統一的信心,有四成六人感負面,微升三個百分點,僅三成七感正面。另有四成八人支持台灣重新加入聯合國,較上次調查急升七個百分點,僅兩成九反對。

深入分析顯示,年紀愈大的受訪者愈反對台獨,對兩岸統一亦愈有信心,三十至四十九歲的受訪者組別,則較認為「一國兩制」不適用於台灣。民研計劃表示,調查反映港人雖反對台獨,但贊成給予台灣更大國際空間。
editorial
Posts: 1909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臺灣yst:向中國大陸提出臺灣和平統一的條件

Post by editorial »

台灣人林洋港的悲哀!

4月13日,台灣的前省政府主席林洋港病逝,享年86歲。

林洋港是台灣近代史的悲劇型人物。在蔣經國時代,曾大力提拔台灣人。林洋港於1976年,他49歲時,即當上台北市長,後來一帆風順,接幹了台灣省主席、內政部長、行政院副院長、司法院長等重要職位,他是蔣經國時代,台灣人官做得最大的一人,李登輝落在他的後面,李登輝後來當上副總統,基本上只是備位的性質,聲望和實力都還是比不上林洋港。

但一個人要登大位,有一大半是要看命運,如果在關鍵時刻佔住了重要的位子,就可以順順利利的取得大位。1988年1月,蔣經國猝然而逝,原本只是備位的副總統李登輝,由於佔住了關鍵的位子,他遂順理成章的變成了總統和國民黨主席。國民黨的外省人雖然歧視不信任台灣人李登輝,並使盡一切手段,意圖不准他兼任黨主席,甚至要拉掉他的總統寶座,但李登輝也不是省油的燈,而且他的權位是正正當當得到的。國民黨的外省權貴當然拉他不動,徒然演出了一場並不漂亮的外省人鬥台灣人總統的鬧劇。

國民黨的外省權貴鬥台灣人總統李登輝的鬧劇,可分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乃是他們對蔣經國死後、李登輝順理成章的繼任總統,完全沒有反對的理由,因此在宋美齡帶頭下,他們一度企圖拿掉李登輝的黨權,不讓李登輝兼任黨主席,讓黨權仍控制在外省人手中,那麼就可以以黨領政,李登輝這個台灣人只不過是個傀儡總統。但他們這一招名不正、言不順,最後遂告失敗,李登輝由於佔住了權力的位子,還是有位即有權,他遂能黨政權力一把抓在手中。

第二個階段乃是1990年的「二月政爭」,國民黨的外省人意圖在那次全代會上拿掉李登輝的總統職位,那就是不提名李登輝為總統候選人,改提名其他人。他們最先 的計劃是提名蔣緯國為總統候選人,林洋港為副總統候選人。後來覺得這種安排不能號召台灣人,遂改變為林洋港為正、蔣緯國為副。

鄭氏王朝兩次權鬥的教訓

對於國民黨的外省權貴發動「二月政爭」,我深不以為然,認為這種權力鬥爭只會加速台灣的敗亡,於是當時我在香港李怡的《九十年代》雜誌上寫了一篇專文,以鄭成功時代的權力鬥爭為誡。凡研究過台灣歷史的當知道,明朝亡後,鄭成功率部進佔台灣,仍奉明之正朔。但鄭成功死後,台灣的鄭氏王朝卻發生了兩次嚴重的權力鬥爭﹕

第一次是鄭成功死,他的兒子鄭經繼位,但他的部將黃昭等人卻硬要擁立鄭成功的弟弟,那時鄭經人在廈門,遂率兵東渡,還一度差點戰敗,後來才戰勝平亂。

第二次是鄭成功之子鄭經死。他的長子鄭克臧有能力,應該由他繼位,但鄭克臧由於公正果斷,得罪了許多權貴,而且他娶了鄭氏王朝手下能臣陳永華的女兒為妻,其他官僚也恐懼不滿,於是這些人在馮錫範主謀下,殺害了鄭克臧,改立鄭經的次子、只有12歲的鄭克塽,鄭克塽無知無能,把台灣搞得亂七八糟,於是台灣民心日益瓦解。反而是清朝政府重用鄭成功的降將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他以很快速度攻下了澎湖,出榜安民。消息到了台南,鄭氏王朝已無再戰的意志,只有快快的上表乞降,於是鄭氏王朝遂亡。鄭成功死後的兩次大型權力鬥爭,尤其是鄭克臧的被鬥死,乃是鄭氏王朝瓦解的關鍵。當時我寫那篇專文,目的就是希望林洋港不要成為國民黨外省權貴的鬥爭工具。當時我的那篇文章刊出後,對台灣發生了很大影響,不止在高層政界被傳閱,林洋港也被人用該文追問。後來林洋港遂公開宣布,他決定退選總統。1990年2月時,李登輝的權力尚未鞏固,如果林洋港不退選,在那個外省權貴仍控制了黨機器的時刻,林洋港極有可能打敗李登輝而被國民黨提名,但林洋港畢竟以大局為重,最後還是退選。他和台灣的總統大位,可說是交臂而過。由此可見,林洋港本質上仍是個君子而非梟雄。如果他硬要選,就不會有後來的李登輝。

可是台灣的國民黨本質上乃是外省人控制的黨,自己有主見的台灣人,多半都只好投向民進黨,留在國民黨內的台灣人,難免都會被當作棋子任人玩弄安排。1990年「二月政爭」時,林洋港守住了君子的價值,沒有成為外省人的鬥爭工具。但1996年國民黨的外省人仍不死心,那年的總統大選,他們還是利用了林洋港,由他和郝柏村搭檔,組成「林郝配」參選。但那時李登輝掌權已久,實力堅強,選舉的結果,林洋港只獲160萬票,可謂慘敗。林洋港的風光時代已正式結束了。

成為國民黨鬥爭工具

因此,回顧林洋港從政的一生,實在讓人感到台灣人從政的悲哀。國民黨乃是個外省人黨,台灣人在國民黨內,為了權力的順利,就必須懂得陽奉陰違,像李登輝未發前,他坐在宋美齡和蔣經國前,屁股只敢坐三分之一,以示卑顏屈膝,但到了他取得了大位後,這些人卻不信任他,處心積慮要把他扳倒,這也是李登輝後來恨國民黨的主因。而像林洋港這種人,遂總是成為國民黨鬥爭的工具。在國民黨內,存在根深柢固的外省人本省人矛盾,本省政客多少都有一點心理的變態,這是人們在看台灣政治時不能疏忽的要點,這也是像林洋港這種人的悲哀!

南方朔
editorial
Posts: 1909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臺灣yst:向中國大陸提出臺灣和平統一的條件

Post by editorial »

29-130430104241.jpg
29-130430104241.jpg (155.04 KiB) Viewed 8198 times
29-130430104239.jpg
29-130430104239.jpg (125.6 KiB) Viewed 8198 times
29-130430104237.jpg
29-130430104237.jpg (155.99 KiB) Viewed 8198 times
The attachment 29-130430104237.jpg is no longer available
The attachment 29-130430104239.jpg is no longer available
4月27日,北京,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亮相天安门广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b]
editorial
Posts: 1909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臺灣yst:向中國大陸提出臺灣和平統一的條件

Post by editorial »


習近平吳伯雄將會面 或將摸底政治對話可行性


2013-06-12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定于6月12日至14日率團訪問北京,將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進行一場“習吳會”。臺灣媒體透露,國共雙方將“觸及敏感的兩岸政策基調”。國民黨中央定調這是黨對黨的正式高層對話,不僅馬英九行前親自接見訪問團,前“行政院長”劉兆玄一度位列訪問團名單內,引發諸多想像空間。甚至有臺灣媒體大膽預測,吳伯雄北京行或為政治議題談判做準備。

政治對話能否破題?

島內媒體分析,“習吳會”將採取何種表述來進一步鞏固國共兩黨的政治互信,是推進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指標。2005年4月“胡連會”曾達成國共兩黨60年來的正式和解。此後國共對話平臺成型,並發揮了台海穩定器的作用。
島內“中央日報網路報”7日刊發文章說,日前馬英九鄭重強調,“不推動臺灣獨立、不推動一中一台、不推動兩個中國”。他以黨主席身份委託吳伯雄會見習近平時,這“三不”將會是兩黨除了重申“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之外,增強政治互信的又一明確宣示。

對於“習吳會”是否觸及兩岸政治對話,相關人士不願多談。島內有專家坦言,國共透過高層對話,就是要厘清雙方的立場與底線,先為兩岸政策定調,相關技術問題再交由“國共論壇”討論。

臺灣《中國時報》分析稱,從馬英九近期談話看出,台當局不急於進入兩岸政治對話,希望借由採取堆積木策略,逐一架構兩岸關係。而大陸近期則不斷拋出兩岸政治對話的風向球。

繼續堅守“先經後政”?

也有觀察家認為,這次吳伯雄率領的訪問團若能得到充分的信任和授權,某種程度上就代表馬當局開始替兩岸政治對話“創造條件”;倘若只是黨內大佬參訪團,則不難看出堅守“先經後政”底線的痕跡。這從劉兆玄退出訪問團可看出端倪。

有的評論觀點似乎更為務實,認為現在囿于臺灣藍綠惡鬥的政治生態,吳伯雄的訪問團可能會商討到兩岸長期和平架構的問題,但不會有突破性的東西。總之,吳伯雄無法在此行中敲定兩岸就此展開政治軍事對話,但可展示已開始啟動這方面的工作。

對馬英九來說,這一步走得實在太慢,顯得舉步維艱。有國民黨負責兩岸事務的人士提到,黨內面對新時代的兩岸關係,已經感受到“深入思考與認真規劃”的主客觀環境的壓力。臺灣《聯合報》分析稱,後ECFA時代兩岸關係無可避免地從“淺水區”朝著“深水區”方向發展。馬英九如果繼續沿用過去站在“岸邊”或“淺水區”的方式,處理“深水區”的議題,已行不通。

分廣義狹義兩步走?
有細心人士注意到,這次“習吳會”沒有按照慣例放到今年8月底才舉行的年度“國共論壇”期間,而是專門為雙方會晤而設。當中可能有一定的特殊含意,或許包括討論如何對待所謂的“廣義政治對話”。

馬英九近日有言,有關兩岸政治協商早就已經展開,目前海基會、海協會所商討的兩岸互設辦事機構議題,就是政治協商的開端。若從“廣義政治對話”來考量,這種表態或許意味著當局的兩岸政策正在“悄悄調整”。但能否促使其成為既成事實,就看國共雙方能否及時、精准地把握住機會,並設法避免、消解有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干擾,因勢利導地將馬英九所形容的“廣義政治對話”,引導並延擴為實質性的“狹義政治對話”。

國民黨和馬當局下一步是選擇接受與大陸政治對話,抑或是迂回繞進,堅守“先經後政”的談判時程?有評論就此認為,國共平臺此刻能發揮摸底功能,至少透過高層對話減少誤判機會。
editorial
Posts: 1909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臺灣yst:向中國大陸提出臺灣和平統一的條件

Post by editorial »

 馬英九強調,“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而是很特殊的關係”。
 馬英九強調,“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而是很特殊的關係”。
W020130612426053685942.jpg (25.47 KiB) Viewed 8192 times
馬英九:中國大陸還是我們“憲法上的國土”

馬英九11日表示,有關兩岸互設辦事機構,希望能在北京、上海、廣州設辦事機構,一方面幫助台商,另一方面也能解決申請證照等諸多問題。

  臺灣《經濟日報》報導,馬英九11日是出席國民黨“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辦的大陸台商工商建設研討會致詞時,做上述表示。這是馬英九首次就兩岸互設辦事機構地點發表看法,並明確表態台方爭取辦事機構的功能包括“申請證照”。

  馬英九指出,“中國大陸還是我們憲法上的國土,所以我們不可能承認在我們國土上還有另一個國家”,因此,“兩岸間主權互不承認,但治權互不否認”,用這樣的方式能夠解決目前的困難。

  馬英九強調,“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而是很特殊的關係”。兩岸關係能有現在的發展,國民黨政策是關鍵,就是在“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現狀,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這個框架下形成5年來非常穩定的架構,並且會繼續穩定下去。

  馬英九說,對於兩岸關係,台方的決策程式是“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而在他未來剩下不到3年任期的兩岸工作重點,包括“擴大與深化兩岸交流、兩岸互設辦事機構與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三個方向。
editorial
Posts: 1909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臺灣yst:向中國大陸提出臺灣和平統一的條件

Post by editorial »

馬英九一番話很有嚼味 兩岸統一提出五大條件
2013-06-12 08:13:49 

• 馬英九也解釋,連、吳、蕭三人中,僅有吳伯雄在接任榮譽主席時,他特別委託其接待大陸訪客,負責政黨交流;蕭萬長推動的論壇則屬民間性質,“與國民黨無關”。...

馬英九是否可能藉明年APEC年會在上海舉行的契機登陸,引發台媒關注。

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稱,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高峰會明年將在上海舉行,近年來馬英九均派連戰擔任領袖代表出席,明年是否有意親自前往?馬英九10日在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被問及此,僅笑稱對此建議他“聽進去了”,至於是否藉此與中共最高領導人會晤,“可能還要創造一些條件才行”。

據報導,在國民黨重返執政後,曾規劃連戰負責國際事務,榮譽主席吳伯雄負責國共交流;而蕭萬長卸任後則推動成立兩岸企業家高峰論壇(前身為紫金山論壇),兩岸兩黨高層互動十分頻繁。馬英九對此表示,並沒有在制度上特別規劃分工,“但希望兩岸交流互動愈多愈好、層次愈高愈好”。

馬英九也解釋,連、吳、蕭三人中,僅有吳伯雄在接任榮譽主席時,他特別委託其接待大陸訪客,負責政黨交流;蕭萬長推動的論壇則屬民間性質,“與國民黨無關”。

針對備受矚目的兩岸政治對話,馬英九表示,過去大家談“和平協議”或“軍事互信機制”,都沒有提出具體內容,也不具政治意義,民間早就在談,稱為二軌三軌他都沒有意見。至於國民黨大佬們在大陸提出的政治對話等言論,馬英九則強調,“一定要有授權,否則引發外界誤解”。

馬英九除了重申依“憲”堅守“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政策立場外,也再次表達對兩岸交流的擴大與深化樂觀其成。對於兩岸正積極磋商的互設代表處事宜,馬英九說,儘管看來只是一項行政措施,但其中每件事都具有高度政治含義,台方並不會因此而有任何回避;而基於“憲法”精神,“絕對不會把大陸視做一個國家”,兩岸互設機構不會成為“外交機構”。

很明顯,相對於大陸包括前主席胡錦濤在內的高層、與包括社科院在內的智庫,都熱衷於兩岸建立軍事合作互信機制、高層開展對話,臺灣領導人的反應則慢熱得多,有時候乃至於近似敷衍輿論與民意。
馬英九說2014年APEC峰會與中共領導人會面 “還要創造一些條件”,就是說明年的會面,需要一些條件作為鋪路,如果沒有這些條件——路不通,就不會會面。然而按照他的態度,這些條件即使有了,也不一定非要會面。
那麼我們來看看,臺灣馬英九所說的條件包括什麼?

一、南海的主權與利益問題。

對於中國別的糾紛地域、海域的主權,臺灣不是十分在意,臺灣注重的是南海主權——這兒距離臺灣較近,資源與能源儲量極大,並且是臺灣重要的海上通道。所以,臺灣非常注重南海的主權。
5月25日,台當局外事部門發佈新聞稿表示,無論就歷史、地理及國際法而言,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及其周遭水域俱屬“中華民國”固有領土及水域,主權屬於“中華民國”,不容置疑。台當局外事部門強調,“中華民國”對該四群島及其水域享有一切應有權益,仁愛暗沙位處南沙群島,任何國家無論以任何理由或方式予以主張或佔據,均屬非法,“政府”一概不予承認。

在不涉及利益的時候,臺灣一直講“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但是一旦涉及利益——比如南海,臺灣的措詞馬上就變成“中華民國”。

很明顯,如果大陸與臺灣方面不能就最為攸關的南海的主權與利益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共識,那麼就沒有鋪平馬英九與中共領導人會面最基本的路。馬英九就很難來大陸並與中共領導人會面。
如果台海兩岸都在主權問題上作出重大讓步,並在利益均沾上達成協議,那麼就過渡到下一個問題:
二、怎麼解決當下的南海問題。

也就是如何解決菲律賓與越南以及其他國家佔據的海域與海島問題。
這個問題與第一個問題是相輔相成的,也就是:台海兩岸對於南海問題各行其是同時談判、還是在協同解決中談判?

我想說的是,不要以為台海兩岸一起解決南海問題並就主權與利益談判就好,或許這會直接引起各自過日子的兄弟倆的矛盾。

三、政治上能不能互信。
臺灣覺得大陸的政治結構與內在理念的轉型正在醞釀,由於還不甚明朗,所以與臺灣的政治對接時機還沒有完全成熟。
當然,大陸對於臺灣的政治外形與內在理念並不是十分敏感——中國有一國兩制的政治框架與心理準備,但是臺灣對於大陸的政治框架與內在理念的警惕心非常強——其擔心現在就走近大陸的話會被政治同化,這應該是臺灣上下對於現在就和大陸走得太近的最大的擔心。

如果馬英九要與中共領導人會面,或許需要大陸對於自己的政治體制改革動向予以說明並就相關事宜給出保證、乃至於立法——而這在近期幾乎是不可能的。

四、相關國家的阻撓。
比如美國,比如日本,比如菲律賓,比如越南,幾乎所有覬覦南海的國家與害怕中國崛起的國家都擔心台海拉近距離。
如果說,大陸有一個想要成為大中華文化圈核心的夢的話,那麼大陸與臺灣的融通就是這個夢的最為關鍵的橋樑。害怕這一結果的國家必然會想辦法阻撓這一橋樑的架通。美國重返亞洲,可能最害怕的就是這一點——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一旦台海聯手,南海回歸中國就指日可待,這是所有覬覦南海的國家的最大擔心。

就臺灣而言,在沒有看到與大陸合一的充分必要性之前,應該隨便不會輕易離開美國陣營的,因為離開就意味著很難再回去,如果臺灣以破釜沉舟的決心走向大陸,而最終的結果卻並不融洽,那臺灣就悲催了。
五、雙方都認為還沒有到離過對方就難以應對的地步。

不要說大陸對於自己的軍事實力比較自信,即使臺灣,其比較強大的軍事力量也不怕在南海主要的威脅——菲律賓。

由於對於軍事實力在一定程度上的自信,所以雙方覺得深入對話與聯繫、以及開展軍事合作的必要性不是非常大。

總之
就目前來說,大陸與臺灣的深入對話、軍事合作機制更多是一種情感方面的意向,真的要進行合作互信——從深度溝通走向全面融通,負面因素比正面因素多,所以成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至少時機還不是很成熟。
就馬英九來大陸的條件來說,上述條件如果不能解決,則馬英九應該很難來大陸。

即使從禮尚往來的角度來說,臺灣方面很多政治領導人都來過了大陸,而大陸方面的主要領導人還沒有去過臺灣,溫家寶總理在任的時候,曾說過卸任後要去臺灣走走,不知道最終能不能成行?如果要馬英九來大陸,不僅溫家寶應該去去臺灣,或許需要中共現任某領導人去去臺灣。

建國的時候,為了請宋慶齡到北京,周恩來總理準備親自去接,最終感動了宋慶齡毅然北上。中國大陸要確實和臺灣從深度對話溝通向全面融通過渡,可能需要領導人拿出誠意並出面••••••
editorial
Posts: 1909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臺灣yst:向中國大陸提出臺灣和平統一的條件

Post by editorial »

台要國際空間 習吳會不同調

習﹕兩岸協商解決 台學者:感覺在推託


「習吳會」昨登場,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向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表示,台灣希望參與國際活動及盡速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但習近平僅冷淡回應,稱可透過兩岸平等協商解決。他反而就兩岸關係提出四點意見。台灣學者認為,由於涉及政治問題,短期內兩岸無條件協商拓闊台灣國際空間,習近平的回答是在推託。

昨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習近平在福建廳入口迎接吳伯雄一行。雙方在長方形會議桌落座後,習首先發言,他說與吳伯雄是舊相識,並代表中共中央熱烈歡迎吳一行到訪。吳伯雄致辭則祝習近平工作順利,稱相信兩岸有足夠智慧,讓炮火相向的日子永遠不再來。

吳指擴國際空間助兩岸和平

吳伯雄會後表示,與習近平會談近兩小時,超過原訂時間。他向習表達台灣希望盡速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RCEP),除了可令RCEP組成更完整,也能維護台灣在亞太區域經貿利益。吳伯雄更提出,希望大陸體認台灣社會希望有意義地參與國際活動的期盼,又指台灣國際空間的擴大參與,更有利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兩者密不可分。

對此,吳伯雄轉述習近平回應,可透過兩岸平等協商解決。對此,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曲兆祥認為,習的回答給人冷淡回應的感覺,顯然是把問題往後拖。他也指出,這意味兩岸互動已進入「深水區」。「台灣參與國際社會,容易做的都已做了。」曲兆祥認為,台灣要再擴大國際空間,多少會涉及政治問題,但目前台灣內政因素導致馬英九政府在兩岸政治談判裹足不前,因此習近平的回應,實際暗示兩岸應就政治性的話題尋求雙方共同解決途徑。他指出,從台灣的立場看,會感覺習在推託,不讓台灣「跨出去」。

兩岸關係 習提四點意見

習近平首次對兩岸關係提出四點意見,一是堅持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把握兩岸關係大局,呼籲國共堅持一中立場、共同維護一中框架;二是堅持在認清歷史發展趨勢中把握兩岸關係前途,擺脫不合時宜的舊觀念束縛;三是堅持增進互信、良性互動、求同存異、務實進取,不因遇到困難而停滯,不被任何干擾困惑,防止和避免倒退;四是堅持穩步推進兩岸關係全面發展。

新華社的報道隻字未提吳伯雄所提盼拓台灣國際空間的問題,長篇報道「習四點」,而吳伯雄在會後的說明中,卻未提及「習四點」。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