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盡快搶救這個「香港病號」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梁振英盡快搶救這個「香港病號」

Post by editorial »

貪曾敗政七年星壓港七年

世界銀行發表《2013年營商環境報告》,新加坡的營商環境連續七年位列全球第一,香港再次屈居其後第二位。

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直指香港靠食老本,難以超越競爭對手,並批評過去七年曾蔭權政府效率低及官僚作風嚴重,坐視高樓價及租金等問題,令香港營商環境變差及投資者卻步。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梁振英盡快搶救這個「香港病號」

Post by editorial »


劉兆佳談舉舊港旗:非為港獨僅不滿現狀



前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早前稱港獨勢力如病毒蔓延,前中央政策組顧問劉兆佳卻唱反調,認為舉出舊香港旗的人只因不滿現狀,故意用舊香港旗刺激當權派神經,認為香港不會因而有獨立運動。基本法委員會成員、港區人大代表譚惠珠亦認為示威者舉舊香港旗只為搶眼。

譚惠珠:舉旗只為搶眼


劉兆佳昨出席其新書發布會時說,陳佐洱等長期處理香港問題的中央官員,最光榮成就之一是香港順利回歸,但「回歸15年後,突然見到米字旗、香港旗走出來」,情感上無法接受有港人懷緬英國統治。


劉兆佳認為,部分港人不滿現狀、中央和特區政府,故舉出舊香港旗宣泄情感,並無實際意義,「港人不會搞到獨立運動出來,即使有,也不會得到港人支持」,陳佐洱、前港澳辦主任魯平等人相繼批評港獨,背後無特別含意,他亦不認為這些言論是為23條立法鋪路。


出席同一場合的譚惠珠也稱,示威者舉舊香港旗只為搶眼,「不知為何舉旗的人選擇了此方法去『搶眼球』,(要吸引關注)有很多其他策略」,但她不會因為有人舉舊香港旗,就下結論認為有人在搞港獨。


對於近日港獨爭論,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稱,政府會從香港容量和中港文化差異等方面處理中港矛盾,如早前雙非孕婦、水貨客等問題,政府都有針對處理。


「詮釋基本法 中港摩擦難免」


另外,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前律政司長梁愛詩早前批評本港法官不認識香港和中央的關係,惹來各方批評,而前終審法院常任法官包致金早前更形容香港法治出現烏雲,有聲音不尊重一國兩制。劉兆佳稱,不覺香港司法獨立受到威脅,香港法官對《基本法》的詮釋,與內地某些人或有不同,但《基本法》本身容許各方有不同看法,故有摩擦是正常和無可避免。譚惠珠亦稱不同意包致金說法,「不清楚他說什麼,如果他有真憑實據便說出來」。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梁振英盡快搶救這個「香港病號」

Post by editorial »

欲遏病毒 立法不易

陳佐洱的「港獨病毒蔓延論」當然「有根有據」。近年在各種街頭示威和抗議活動中,有人公開高呼「港獨」口號,大喊大叫「中國人滾回中國去」,他們還高舉港英時期的「龍獅旗」,明確表示懷念英國人統治香江。這類訴求據說在網上更是「支持者眾」,動不動就逾萬人「跟貼」叫好支持。在陳佐洱和本港一些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愛國愛港之士眼裏,「港獨」氣燄已極為囂張,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了。因此呼籲二十三條立法以打擊「港獨」之聲也清晰可聞。按照中共和本港一些「愛國人士」的思維定式,對「港獨病毒蔓延」作出這樣的形勢估計和鬥爭反應是非常自然的。他們以為通過這樣的革命大批判及嚴詞痛駁,就能「狠狠打擊港獨的囂張氣燄」,就能「抓住有利機會向港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就能為重推二十三條立法做好準備。

然而,事情絕非如此簡單,絕非可以通過「以勢壓人」解決問題。相反,每一次革命大批判的「義正詞嚴」、「義憤填膺」,換來的只是「港獨」病毒的更被激活,雙方互相激戰的場面更加火爆。有一個根本問題必須搞清楚,香港是個有充分言論自由和法治的社會。在二十三條沒有立法之前,目前出現的種種「港獨」訴求都屬於言論自由,是現行法律允許的事情。即使今後二十三條立法,也要對「言論」和「行動」作出嚴格界定。

頑固不化 由他去吧
如果目前出現的這種訴求方式仍被界定為「言論」而非行動,想通過二十三條立法「消滅港獨病毒」還是不可能的。毛皇帝說過,思想問題、意識形態問題只能通過深入細緻的思想教育才能解決,只能通過和風細雨的方式才能解決,一切行政命令的方式都是簡單粗暴的,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有人問毛皇帝,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不管用怎麼辦?毛皇帝說那也不要緊,世界上總會有一些頑固不化的人,要帶着花崗岩腦袋見上帝,由他去吧。對那些有「港獨」思想的人,對於那些公開表示「懷念英殖統治」的人,對於那些反感中國和中國人的人,北京官員和香港的愛國之士們是不是也應該謹遵毛皇帝的偉大教導呢?

其實,真正應該引起北京和「愛國愛港」之士深思的是為甚麼回歸十五年來,香港冒升了「港獨」思潮並「像病毒一樣蔓延」?九七年前,多數港人恐懼回歸,害怕失去自己熟悉的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但出於「現實考慮」及「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港獨」在絕大多數港人心中是沒有市場的,加上北京「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港人更是排斥「港獨」,認為他們會「搞亂檔」,只有破壞沒有建設。然回歸後,北京選了兩個很糟糕的特首,尤其是曾蔭權禍港殃民,一些人就把帳算在「回歸」,算在「中國」上面,他們遂用呼喚「港獨」發洩不滿。真要行動「港獨」?借他們十個膽也不敢!

東方椰林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梁振英盡快搶救這個「香港病號」

Post by editorial »

倘不認中國人 魯平籲棄國籍

「港獨」爭議驚動北京,繼港澳辦前副主任陳佐洱斥港獨勢力有如病毒蔓延,另一北京「重量級人馬」港澳辦前主任魯平直指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香港人,大可考慮放棄中國籍。魯平所提出的放棄國籍,現實上並不容易,因為按慣例政府一般不會批准市民隨便放棄中國籍。

魯:中國人口多 不介意失小撮人

魯平日前以電郵回覆《南華早報》就港獨爭議的提問,表示近日意識到有港人在遊行時高舉港英旗及爭取港獨的海報,並聲言這是香港的唯一出路。魯平說﹕「那些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香港人,應該看看他們的護照上寫有什麼,或應該考慮放棄中國籍。」他更指出,中國有多達13億人口,「不介意失去這一小撮人」。

魯平較早前已曾開腔,批評爭取港獨的人十足傻瓜,又稱沒有內地的支持,香港將如同死城。他其後表示,高興他這番言論能在港引起爭議。

香港自治運動成員劉先生重申,香港從無提倡港獨、無港獨組織及一套完整港獨理論,批評魯平項莊舞劍,透過高調批評港獨這偽議題,向捍衛本港應有自治權的人大扣帽子,只為遮蓋中央干預香港的劣行。

申棄中國籍 須已取他國國籍

按政府規定,若港人定居外國、是外國人的近親屬,或可提供其他適當理由,即可申請放棄中國籍。事實上,除非港人在此之前已取得其他國籍,否則政府一般不會批准他們放棄中國籍,以免令申請人成為「無國籍人士」,變成「人球」。失去中國籍的港人,亦會失去申請特區護照的資格,所以「放棄」中國籍,便可能沒有護照離境。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梁振英盡快搶救這個「香港病號」

Post by editorial »

北京關注 派員來港收風

「港獨」之說突然在港萌芽,惹來北京相當高層官員的高度關注。據悉,大批內地中間人上月來港「收風」,重點關注中港矛盾甚至是「港獨」之說,特別問及有否涉及外部勢力。有曾與內地「收風人」接觸的親中人士指,有關方面對有人提出「港獨」表示擔憂,另有了解情況的親中人士更指,最近兩名港澳辦前領導魯平和陳佐洱以個人身份反駁「港獨」,某程度對港人有「初步溫和警示」作用。

是否涉及外部勢力
香港回歸十五年來,起初中港融合一直有序進行,北京不時提供惠港措施力撐本港發展,惟最近中港矛盾之風不斷升溫,「雙非」孕婦來港產子、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等聲音接踵而來,令港府疲於奔命。據悉北京對中港矛盾突然發酵表示高度關注,大批內地人員近月更來港會見各界人士「收風」,關注點非為特首梁振英上任後管治情況,而是關注中港矛盾及「港獨」,他們想了解相關議題為何能在短時間內被炒熱、特別是否涉及外部勢力、例如英國和美國有否涉及其中。鼓吹「港獨」人士有否組織性、行動性,甚至會否成為不可抵擋的風氣。

有親中人士表示,與內地「收風人」接觸期間,發覺雙方就中港矛盾甚至是「港獨」的討論驟增,另一名親中人士形容,以往中港出現矛盾時,本港內部停留於批評層面,惟目前已「升級」至有人拿出港英旗示威等實際行動,加上有部分口號極為具挑釁性和刺激性,難免觸動有關方面的神經,故內地「收風人」紛紛南下全面「收風」評估,惟未有透露最新政策方向。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梁振英盡快搶救這個「香港病號」

Post by editorial »

江山更代幾興亡 滿地黃花只舊香

孔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意思是說,討厭紫色奪去紅色的正統地位,討厭鄭國靡靡之音破壞典雅的樂曲,討厭強嘴利舌的人顛覆國家。


過去如果有人鼓吹港獨,肯定會被視為癡人說夢,惟如今港獨呼聲此起彼落,再也不是危言聳聽。面對這股「以紫奪朱、以鄭聲亂雅樂、以利口覆邦家」的思潮,港澳辦前主任魯平及前副主任陳佐洱多次發炮,抨擊香港有人頻頻揮舞米字旗及龍獅旗,並且展示港獨標語,警告港獨有如「病毒一樣蔓延」,香港終會變成「死城」;魯平甚至指出,中國有十三億人,即使部分人不願做中國人,也沒有問題。看來,港獨雖然還不成氣候,但已由過去的遮遮掩掩,閃閃縮縮,發展到肆無忌憚,招搖過市,成為北京的心頭大患。

不是港獨 勝似港獨
颶風起於青萍之末。港獨思潮泛起的時間並不長,惟蔓延之迅猛、影響之廣泛,超乎想像。在最近的各種街頭抗議及示威活動中,均出現港英時代的旗幟,有人叫喊「中國人滾回中國去」、「南京條約萬歲」、「香港要獨立」等口號;有人在網絡上發起「我哋係香港人,唔係中國人」的群組;在日前一個公眾論壇上,兩批市民甚至因港獨問題互相叫罵,並發生肢體衝突,水火不容。事實上,從「反洗腦」及「光復上水」等運動,到有立法會候選人以「反赤化、齊抗共」拉票,再到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被扣上「割地賣港」等大帽子,背後的邏輯就是以「反共」為包裝的「去中國化」,不是港獨,勝似港獨。

維護統一,反對分裂,是中國歷朝歷代最重視的問題。前些年台獨氣燄囂張,大陸專門出台《反分裂國家法》以示威懾,而在兩岸關係趨向平穩、台獨開始退潮的今天,港獨卻甚囂塵上,按下葫蘆浮起瓢,可謂莫大的諷刺。香港回歸被視為中國擺脫百年恥辱的象徵,香港實施「一國兩制」更是用來垂範台灣,到頭來,強勢回歸變成弱勢管治,示範單位反而出現離心傾向,叫北京情何以堪。

北京對港獨感到焦慮,急切希望煞停這股歪風,扼殺於萌芽狀態,這不難理解,可惜的是,在「二十三條」尚未立法的情況下,北京對港獨的叫囂根本無可奈何,充其量只能由前任港澳辦官員放放空炮而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清除蟑螂老鼠可以用殺蟲藥,而清除港獨思潮又可以用甚麼呢?北京當年督促港府為二十三條立法,就是為了防止分裂國家行為,但由於自由黨臨陣倒戈,法例未經立法會表決便跪低,從此再也不敢提起。堂堂大國連一條保障國家安全、領土完整的法例也沒有膽量和勇氣完成,這不是變相鼓勵港獨嗎?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即使宗教組織也有各種清規戒律,而北京反港獨竟然無法可依,簡直貽笑大方。

事實上,香港鬧到如此地步,實在值得北京好好反思,為甚麼回歸前沒有人鼓吹港獨,反而回歸十五年後的今天才會冒起港獨思潮?為甚麼中央不斷以優惠政策支持香港,卻始終無法令香港人心回歸?當年列根憑着一句「你比四年前過得好嗎?」贏得美國總統寶座,如果問香港人「你比十五年前過得好嗎?」相信大部分人會回答「不好」,這正是港人怨氣所在,也是港獨根源所在。

香港問題千頭萬緒,港獨思潮既非一朝形成,亦非單一因素造成。董建華八年之亂,曾蔭權禍港七年,搞得香港烏煙瘴氣,亂象叢生,尤其是官商勾結,利益輸送,更是導致貧富懸殊加劇、深層次矛盾惡化的主要原因。最不堪的是,在「一國兩制」之下,官商勾結不止於香港,而且涉及內地,兩地官商大搞利益輸送,香港人看在眼裏,恨在心裏,難免有今不如昔的感覺,有人緬懷港英時代的「好日子」,何足為奇!

官商勾結 矛盾根源
其實,香港問題何在,北京是一清二楚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曾語重心長地要求行政、立法及司法「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可惜事實恰恰相反,香港回歸以來風雨不斷,爭拗不停,就是因為行政、立法及司法互相對立、互相扯皮。港府施政既受到立法會阻撓,又被司法扯後腿,淪為徹頭徹尾的跛腳鴨,連被視為惠民措施的長者生活津貼也引起滿城風雨,數十萬長者淪為行政及立法角力的籌碼,面對沒完沒了的政治爭拗,港人怎麼可能沒有怨氣?

歸根究柢,最大的責任在於行政,只有政府真正強政勵治,福為民開,才能獲得立法及司法的支持,相反,好像前朝曾蔭權政府般自私自利,大搞官商勾結,行政、立法及司法三權「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只能產生更大的腐敗,激起更大的民怨。北京用人不當,挑選香港特首一錯再錯,為今日亂局種下惡果,實在難辭其咎。

有人說,香港沒有獨立的條件和空間,港獨是「偽命題」。其實,「天下之事,以為無足慮,則必有大可慮者」,香港龍蛇混雜,外部勢力勾結港英餘孽、洋奴漢奸及既得利益集團,興風作浪,煽風點火,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尤其五年後普選特首,一旦管治權落入西方代理人手中,香港再次「回歸」到西方懷抱,屆時港獨、台獨、藏獨、疆獨「四毒攻心」,北京將如何對付呢?

眾所周知,每個人天生都有免疫力,當健康欠佳的時候,病毒才會乘機入侵。目前港獨如病毒一樣不斷蔓延,就是因為香港病了,免疫力下降了,而這恰恰是北京一手造成。愛國有罪,賣國有獎,黑白混淆,是非顛倒,北京不斷為香港人作出惡劣的示範,怎能怪人心不回歸呢?又怎能怪有人搞港獨呢?「江山更代幾興亡,滿地黃花只舊香」,香港愈是混亂,愈是有人懷念舊日子,港獨就愈有市場,魯平警告香港終會變成「死城」,恐怕將會一語成讖!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北京的對港政策究竟是甚麼?「一國兩制」的真諦又是甚麼?別說一般香港市民包括愛國愛港人士不甚了了,連北京自己也說不清楚。回歸十五年來,兩個特首的表現一塌糊塗,「港人治港」荒腔走板,而北京一味和稀泥,香港不變成「死城」才怪!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梁振英盡快搶救這個「香港病號」

Post by editorial »

陳智傑﹕認真,大家就一齊輸

「港獨」議題愈演愈烈,「愛國」陣營及前中央官員紛紛高調開腔。既然有人認為「港獨」勢力像病毒一般蔓延,香港傳媒亦不敢怠慢。大前天便找來一名揮舞「港英旗」的男子詳談——他是一個20多歲的青年,覺得香港如今不及回歸之前,喜歡蒐集港英時代的物品留為紀念,並於回歸初年以500多港元從政府拍賣會中購了一面「港英旗」。

搞獨立,組織群眾和文宣理念最為重要。那名青年透過互聯網尋找志同道合的網友,以飲管等材料製作「港英旗」,於示威中「派街坊」。至於理念方面,按我對報道的理解,大約是希望引起政府和「權貴」的注視,以改善施政。多得一些知名愛國人士和前中央官員對「港獨」的公開警惕,惹起傳媒關注,這青年才有出席《城市論壇》的機會——大抵這便是「港獨勢力」曝光率最高的文宣活動。其實,把「港獨」議題升溫的,是這揮舞「港英旗」的市民,還是在傳媒大呼「港獨出沒注意」的「有心人」?

「有心人」最不滿的,是那一面讓他們礙眼的「港英旗」。如果單憑一個沒有資金供應和有效組織、更遑論是政黨以至武裝力量支援的圖騰,也足以構成搞獨立的指控,則未免太少看獨立運動的最基本要求。且,現時所謂的「港獨」議題,大部分是內地與香港的民生矛盾所衍生出來的激烈情緒:由幾年前奶粉供應緊張、對新移民的不安,到近年的「雙非」問題、房屋供應,及至今年社會對自由行政策安排、「自駕遊」、內地水貨客問題猖獗等作出怒吼。

何必口角當賊辦?

當然,民生矛盾難免滋長互相厭惡及仇視:一句「狗」、一句「蝗蟲」、一幀又一幀的照片、改圖及舊曲新詞,再由網絡罵戰把社會情緒放大、升溫,直至終於有人舉出「中國人滾回中國去」的標語——這大約便是「病毒」的擴散過程。我固然很難說民生矛盾是所謂「港獨」意識的唯一原因,但這卻是讓懷念、訴諸「港英圖騰」的情緒得以於社會散播、發酵的重要背景。

跨地域流動人口衍生民生矛盾,再發酵為一個地方的身分爭議,並非香港獨有之事;部分內地城市人與「外省人」的爭端,往往亦源自社會及資源問題,有時更演化為群體事件。不過,香港由於歷史的原因,才有人以「港英圖騰」作為這種身分爭議的載體。這身分爭議的發酵過程,與那些由民族對立、宗教敵視及國仇家恨所醞釀的分裂及獨立運動,根本完全是兩碼子的事。高度情緒化的口角,雙方都難受,但把用作身分爭議的圖騰「認真地」當作是民族分裂活動,恐怕只會使中港矛盾不必要地火上加油,添煩添亂。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梁振英盡快搶救這個「香港病號」

Post by editorial »

「提醒」舉港英旗自由 來自中央非自英國

對於在遊行中有人揮舞港英旗及港英旗掀起港獨爭議,譚惠珠昨「提醒」港人,舉港英旗的自由是由《基本法》而非英國人賦予,更稱難以想像港人在英殖時能揮動五星紅旗而不受制裁。她又稱,《基本法》是維護香港高度自治的盾,而非攻擊中央社會主義及憲法權利的矛,對香港瀰漫與內地保持疏離的氣氛感心痛。

指基本法非攻擊中央的矛

公民黨梁家傑認為,譚惠珠未有準確拿中港矛盾問題,直言目前《基本法》這用作擋住中央干預的盾已經「穿窿」,人權、法治及自由受挑戰,三權被染紅,才令港人憂心,批評譚的言論只會令港人對梁振英的不信任火上加油。

譚惠珠昨在研討會指出,「一國兩制」這項國策,是由中央而非英國提出,「所以如果在街上看見人揮動港英旗的話,他們所享受的自由及人權完全不是英國人給的」。她又說,香港每日只得兩宗搶劫,卻有10多宗示威,可見香港所享的自由連英美也無法媲美,更指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系,呼籲港人與中央建立互信及尊重。

范太﹕理解魯平陳佐洱反應

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認為,港澳辦前主任魯平及前副主任陳佐洱在回歸前盡力讓香港順利回歸,理解他們看到有港人揮動港英旗會有激烈反應。她重申,港人並無港獨傾向,香港亦不可能獨立,希望雙方別再就此事互相以激憤態度對待對方。

警務處長曾偉雄在北京表示,本港只有對國旗和特區旗有管制,市民高舉自製旗幟,又或舉其他國家、地區或組織旗幟都不屬犯法,至於「有無問題」則見仁見智。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梁振英盡快搶救這個「香港病號」

Post by editorial »

黃偉豪﹕中國夢的幻滅

——是時候反省「大中國,小香港」的官方論述

在香港現時的社會,在有關中港融合或中港矛盾問題的討論上,往往很容易因情緒高漲而產生一個虛假的兩極化,視支持中港融合的一方為愛國,不支持融合的一方為不愛國,甚至是支持港獨。如果我們把爭論的重點重組,問題的核心根本從不在愛國與不愛國、統一或是獨立、融合還是分裂等等,這些往往是由政府虛構出來,用來分化民間社會及把持有不同意見的一方妖魔化、逼入一個永不超生的死角,所製造出來的爭論和對立。

在回歸之後,多次的民意調查均顯示,絕大部分的香港人認同自己中國人的身分,及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的看法。即使我們追溯至回歸前的1980年代的中英談判期間,民意也只是基於香港和內地制度和發展的距離,而傾向「維持現狀」,而沒有支持獨立或分裂。因此,在民族認同及國家統一的層面上,香港根本從未出現過融合與不融合的對立。

互相尊重的情下並存

由始至今,問題的癥結所在,是發生在「一國兩制」的操作層面之上,是如何在一國的大前提下,使國內和香港兩個不同的制度,可以在互相尊重的情下並存,甚至互利互惠。在這個層面上,即使根據「一國兩制」設計師鄧小平的構思,融合根本沒有迫切性,甚至會破壞香港原有的優勢,使它不能有效發揮推動中國改革和進步的功能。因此,鄧小平才提出「50年不變」的想法,原意就是讓香港保留其制度的特色和優勢,成為國內的學習對象,讓國內一步一步的追上來,才真正融合。

換句話說,在制度不同和發展水平有差距下,而所指的發展不僅是GDP,還有法治、廉潔及其他管治制度等,過早及強迫下的融合,對中國不好,對香港也不好。前者失去了改革的學習對象和催化劑,後者完全喪失了本身的制度優勢和價值,變成一個既普通而又沒有自己靈魂的城市。

倒行逆施

強迫性、一刀切及過早的全面融合,在很大的程度上,在董建華的年代已經開始醞釀,梁振英只是進一步把它發揚光大。支持全面融合的陣營,往往把他們的理據建立於「中國好,香港好」的說法之上,至終形成了一種「大中國,小香港」的理念,成為官方推動大融合的主流論述。在這論述下,中國是強大和進步,香港是弱小及陷於困境,因此,香港有需要向內地學習,在制度上看齊,而因要接受國內各方面的援助,包括了「自由行救港」,香港及香港人在面對國內的政府和同胞時,也變得卑躬屈膝,慢慢地漸漸抬不起頭來。說到最終,這根本就是否定有維持兩制需要的倒行逆施。

「中國好,香港好」的說法,根本和近代中國的開放改革的現實不符。在現實出現的情是剛剛相反,是「香港好,中國好」。要維持中國的改革和發展,一個有良好發展的香港十分重要。長期以來,在中國對外開放和工業化的過程中,香港為中國帶來了重要的資金和技術。雖然中國已完成了工業化過程,香港在中國的進一步改革上,包括如何建立一個自由和開放的社會,應仍有積極貢獻。

在否定香港對中國的貢獻的同時,使人感到意外及不安的是這種倒過來要香港跟國內學習和融合的「大中國,小香港」的思維。這種思維的背後假設,是國內用以發展的「中國模式」,是比香港進步及有很多值得香港學習的地方。

以上的假設至少有兩大謬誤。

第一,是香港和中國處於相同的發展階段,所以香港可以向國內借鏡參考。不過,現實是在經濟上,香港已先中國一步成為了後工業化社會(post-industrial society),在法治、自由、人權、廉潔及其他管治制度上,香港均比中國進步。

第二,是「中國模式」的發展會為人民帶來幸福,社會帶來穩定。但當我們看回現實,這一點也受到愈來愈多的質疑。

「中國夢的幻滅」

最近,由耶魯大學出版、Gerard Lemos所著的《The End of the Chinese Dream》(中國夢的幻滅)〔註一〕一書中,便提供了很多真人真事,指出所謂中國發展模式可為中國人帶來真正和可持續幸福的荒謬和與事實不符。雖然書中的訪問地點是在重慶,但如作者所指出,當中人民所擔心的各種問題及憂慮,如房價、失業、低工資、貧富不均、環境、醫療、缺乏社會保障等,均是全國性的。在書中的最後部分,作者總結認為很多提及的問題的根源所在,是一班在封閉的政治制度中高高在上和自私自利(self-serving)的政治精英。在這個制度一日未改變的時候,作者所預視的中國的將來,不是更多的安定和幸福,而是更多的不穩和抗爭。

「中國夢的幻滅」絕非孤立的作品,而是反映西方的思潮,正重新為中國發展的意義和啟示重新定位。事實上,西方近年已有不少「反思中國」甚至是「沽空中國」或「唱衰中國」的研究和評論。很諷刺地,在最接近中國和應最熟悉中國的香港,反而對中國的問題感到最盲目,或裝作視而不見。在「中國夢」幻滅的時候,特區政府不應再大力推動毫無理智、不理反對和不顧後果的「大融合」,及用「大中國,小香港」的論述來矮化香港和香港人。

當然,在西方的著作中,我們仍能找尋到歌頌中國的作品,如傅高義(Ezra F. Vogel)有關鄧小平的新作〔註二〕。可是,傅所歌頌的是過去的成就,一切也已成為歷史,而很多人所關心的卻是中國的將來。光輝的過去絕不保證有美好的將來,傅在1980年代也曾註有《日本第一》一書〔註三〕,歌頌日本的成就。可惜,約10年後,日本的泡沫爆破,從此迷失20年,一蹶不振。中國又會否有機會步其後塵?因此,我們不應只見表面的繁華,而忘記了發展背後的制度隱憂。

◆參考資料:

1. Lemos, Gerard. (2012) The End of the Chinese Drea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 Vogel, Ezra. (2011) 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 Vogel, Ezra. (1980)Japan as No. 1: Lessons for America. NY: Harper Collins.

作者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中文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梁振英盡快搶救這個「香港病號」

Post by editorial »

老套路搞鬥爭下下策

北京近來非常擔憂「港獨病毒蔓延」,兩位前港澳大臣先後放出狠話,猛插「港獨」。你說這是北京反應過度也好,還是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也好,都無不可。

然而,誰都知道,北京不能止於這種表態、反應和批判,北京最需要做的,一是真正搞清楚為何回歸十五年後,「突然」冒出了蔓延速度頗快的「港獨病毒」;二是用甚麼有效方法「醫治」港獨病毒?

根據中共多年的「思維傳統」,一定會把「港獨」思潮之冒起和蔓延當成一個有嚴重敵意的政治問題,想放在《反分裂國家法》的框架下處理,是政治問題就會引發嚴肅的「政治鬥爭」;有《反分裂國家法》的框架,那就可以動用司法手段。然而,上述路數都不適用於今天的香港。因為根據國家憲法和《基本法》,香港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在此格局下,目前冒起的「港獨」思潮之種種表現只屬思想言論範圍,而思想言論的東西不是用政治鬥爭手段,不是用「發動輿論」搞大批判,不是有哪位長官講了話、軍旗一指、「全黨共誅之,全國共討之」就能解決的,就能把某些思想言論從人們的頭腦中和輿論表達中抹掉消除的,此其一。

其二,在一國兩制大政方針下,在《基本法》規定有關國家安全、反分裂等「二十三條」需香港特區政府自行立法規定下,《反分裂國家法》不能直接被引用來「嚴懲不貸」目前「正在蔓延」的「港獨」,也即是說,在二十三條立法之前,在有關「分裂」、「顛覆」等在「言論」和「行動」上沒有作出清晰、嚴格的界定之前,北京是不能用「快刀斬亂麻」、「殺一儆百」的方式對付目前之局面的。

總而言之,如果北京沒有搞清楚原因何在,就公然使用傳統鬥爭法,那只會激化矛盾,正中某些人下懷。

柳扶風
Post Reply